在华夏文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种民间舞蹈,它历经历史的变迁,带着时代的印记,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娓娓诉说着来自上古民众的崇拜和信仰,这种舞蹈就是傩舞,被誉为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早上八点刚过,我们驱车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爱社传承地山西寿阳韩沟村,刚一进门就见到被通知来表演的人员,据了解他们都是本地的村民,有活动的时候参加演出,没有活动的时候就在家务农。他们指着资料上的照片,当年的十几岁的帅小伙俊姑娘都变成了今天的大叔大妈,如果在村里遇到,你绝不会想到他们就是非遗傩舞的表演者。但当他们换上服装、带上面具,一下子就变得精气十足。
傩舞(寿阳爱社)发源于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中部,是黄河文化发祥地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现仅流传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境内。傩舞(寿阳爱社)最早主要在轩辕黄帝生日庆典、祭祀和祈雨等场合表演,表演者扮演的角色是“鬼”,佩戴的面具成为“鬼面”。 傩舞一般由24人组成,其中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表演,18名小鬼在两边站成城郭助阵。整个表演由“武势”“倒上墙”“直墙”“小场”“过关”“耍桌”等环节组成。
傩舞(寿阳爱社)的面具别具特色,表演者在表演中扮演的角色是“鬼”,所以所佩戴的面具也叫“鬼面”。“大鬼”面具颜色分为绿、红、灰、蓝、黑、白六种颜色。面具造型为头有两角,像牛头状,眼睛长而且大,外眼角向上拉起,额头、颧骨、眼睛、眉骨、鼻子、下巴都呈突出状,额头顶部和两角顶部有金色太阳状纹饰,颧骨、眉骨、鼻子、和下巴两侧也都有金色太阳状纹饰。不同颜色的面具头顶都有红色穗毛搭在面具前面,两个鬓角处插有彩色的纸扎。每副面具都佩戴有一对金色大耳环。每个面具都张着嘴,红色的舌头大部分在外露着,向下耷拉,嘴角两侧各有两个白色尖状獠牙,样子十分狰狞。小鬼鬼面相比大鬼少了穗毛和纸扎,其余都相同。
傩舞(寿阳爱社)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但音乐一般只采用大鼓、锣等打击乐器,近似戏剧里的武打伴奏。
傩舞(寿阳爱社)是源于农耕文明的一份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与现代社会反差较大,其强烈的原始宗教性,增强了氏族和民族凝聚力的同时,也较多地保留了戏剧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生态特征和艺术样貌。傩舞(寿阳爱社)有着历史、人文、民间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文化史和人文史的重要资料。此外对其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促进山西乃至整个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但由于傩舞的表演性质局限性、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等因素,现在参加傩舞表演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村民。为了更好地传承傩舞文化,当地自2001年便开始举办爱社艺术节,截止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
此外寿阳平头镇中学成立了爱社艺术社,除了绘制傩舞面具,还创新性的编排了一套傩舞课间操。让傩舞(寿阳爱社)这一从远古走来的民俗非遗文化走进生活、走向舞台,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希望非遗相关部门对傩舞(寿阳爱社)的发展和保护引起高度重视,也呼吁更多的人,共同携手、各尽其能,为非遗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