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文彦 通讯员郑静)取消“万能章”是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和顺县坚持“机制引领、部门根治、村(社区)松绑”三级联动,针对不合理村(社区)证明事项整治不彻底难题,大力推行“双清单、双服务、双配套”工作机制,抓源头、管过程、提服务、重效能,彻底卸下村(社区)公章“万能”标签,为基层减负“撑腰”。
明确“正面+负面”两张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和顺县针对证明事项取消后居民“来回跑、多头跑、无效跑”问题,充分发挥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统筹抓总作用,多次组织召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专题会议,由牵头单位、相关成员单位组成专项工作组,专题调研村(社区)8次,走访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6次,深度追溯证明事项“清理难”根源,全面畅通“部门—村(社区)”清理堵点。
制定正反清单,做到办事“精准精细”。针对村(社区)反映较为集中的监护关系证明、收养人婚姻状况和抚养教育能力、收养状况证明等37类证明事项进行反复论证、逐一查阅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依法明确8类有法律法规和证明依据、群众办理需求较多的事项及29类无法律法规和证明依据的证明事项,分别形成和顺县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政策“应知尽知”。面对群众知晓率不高,职能部门、行业领域贯彻落实不彻底的问题,和顺县在政府门户网站、融媒体公众号、抖音号以及微信平台推送相关信息,巧用村(社区)公告公示栏张贴制作宣传展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讨论。同时,由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入户宣传,明确了群众什么事应该到哪里办、怎么办,提高政策知晓度。
提供“指引+代办”服务,增强群众感知。针对“群众找上门,证明不出具,事情悬在空”的情况,由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共同制定了“减政便民办事流程”。村(社区)根据群众要求出具“负面清单”证明需求的,指定专人对办理事项流程、办理部门、办理人员、咨询电话提供指引服务,有效引导群众按规定、按流程提供有效证件进行依规办理。针对老弱病残、返乡群众等办理“负面清单”事项,由村(社区)专职工作者提供代办服务,确保特殊群众“一次上门,零次跑腿,一次办结”。
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制度,提升办事效能。制定《和顺县告知承诺制》,联合16个部门、企事业单位共梳理23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使用频次较高或获取难度较大的证明均可用承诺书代替,纳入目录的证明事项,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容缺办理机制,在群众办理职工养老保险遗属待遇、参保人员外伤等相关业务时,应提交的材料中,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程序、在非关键性申报材料有欠缺或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情况下,经申请人签署承诺书于3个工作日内补齐的,相关部门先行容缺受理并出具容缺受理回执,待申请人在承诺期限内补齐相关材料后完成审批。
通过基层减负,和顺县村(社区)共开具证明相较于2020年减少78.4%,村(社区)开展群众议事协商180余次、参与群众约2600余人次,调处解决纠纷58起,村(社区)干部实现了从“忙事务”到“提服务”的转变,腾出时间走访入户、宣传政策、解决诉求,真正实现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