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抗癌协会指导,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委员会、武汉市和睿慢粒患者帮扶中心协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的“CACA慢粒武汉论坛(第二届)暨新阳光第十一届中国慢粒患者大会暨2024全国科普日CCHIO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于9月22日国际慢粒日顺利举办。
01 患者专场
领导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邹萍教授表示,随着对“慢粒”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慢性髓性白血病(慢粒/CML)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活动自首次举办以来,已演变成涵盖科普、专业交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平台,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爱,相信“慢粒”患者将能够享受到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刘正琛理事长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刘正琛理事长分享了其从22年前诊断至今的治疗经历和心路历程。刘正琛表示,“慢粒”是最幸运的白血病,随着TKI药物与治疗策略的不断更新迭代,它不再是“不治之症”。但是,对于CML患者的管理仍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科普宣讲
河南省肿瘤医院张龑莉教授以“影响慢粒治疗的那些事儿”为主题,进行了科普讲座。整场讲座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且易于理解,不仅让听众对“慢粒”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此外,此次会议邀请到医护代表、医务社工代表、心理咨询师、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代表。会上,代表们围绕慢粒患者的自我管理、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经验、学会在困境中成长、社工工作坊等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02 学术报告
会议学术报告环节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智超教授、游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义成教授、孟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苏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刘兵城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庆曙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健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春燕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史明霞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梁蓉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文钦教授进行主持。
领导致辞
段雄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段雄秘书长表示,加强“慢粒”个案管理,不仅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通过打造“慢粒”个案管理平台,将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贯穿于“慢粒”诊疗的各个环节,进而不断促进“慢粒”个案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黎纬明教授表示,自“慢粒”进入慢病管理时代以来,患者的治疗目标,已不仅是延长生命,而是追求更高的生存质量,甚至是无治疗缓解。因此,提高医疗工作者对“慢粒”患者的管理水平、构建全方位的患者支持体系、促进医疗服务规范化与同质化等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进展
欧洲白血病网(ELN)创始人兼主席Rüdiger Hehlmann教授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现与治疗历史进行了分享。他指出,许多患者在长期治疗中面临慢性疲劳、心理压力及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未来需要关注综合管理和支持性照护。Leukemia杂志主编Robert Peter Gale教授对慢性期CML是否是癌症、TKIs是否可以治愈CML、诊断时是否需要进行突变检测等十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会上,慢性髓性白血病数智个案管理项目计划正式启动。以患者为中心,以“MDT to HIM”理念为指引的个案管理模式,协助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用药,还促进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患者长期生存获益。
03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汇聚了“慢粒”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各界代表,深入探讨了该疾病最新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挑战。通过权威声音的碰撞与思想的交汇,会议不仅拓展了“慢粒”治疗的前沿视野,也为全球慢粒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会议激发了各界共同应对“慢粒”这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一步夯实了多学科融合、国际合作的基础。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