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促公正 法理解“心结”(金台锐评)

2025-05-09 09:44: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未成年人矫正对象刘某某在社区矫正期间须每天用手机进行人脸识别验证,而学校不让带手机,无奈辍学。针对争议焦点,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召开听证会找到合理办法,助其回到校园。以此案为契机,检察机关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解决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共性问题,努力从源头上防范此类矛盾再次发生。

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2025年检察听证典型案例之一,这些案例覆盖行政公益诉讼、刑事申诉、民事纠纷监督等多个领域,诠释了检察听证在推动司法公开、保障群众权益、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价值。2020年,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对检察听证制度作出整体规范。如今,检察听证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常态化、规范化的发展态势,一些疑难复杂案件通过检察听证得到有效解决,让争议双方既感受到法律权威,又体会到司法温情。

检察听证是检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以程序正义促实体公正的创新履职。检察机关力推检察听证,实质就是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检察监督办案中,更好地为人民司法、让人民评判、受人民监督。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组织召开听证会,就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处理等问题听取听证员和其他参加人意见,不仅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还能提升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检察听证还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力抓手。听证的过程不仅是查清案件事实的过程,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有助于促进各方最大限度达成共识。比如,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跨区域企业供气合同纠纷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检察听证案中,川渝两地检察机关邀请听证员到涉案企业“家门口”联合开展听证,聚焦争议问题共同释法说理,解开涉案企业“法结”“心结”,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实践中,检察听证工作还存在部分案件适用标准把握不严、听证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检察听证质效,就要把好案件入口关,找准案件争议焦点,选准用好听证人员。同时,强化听证会后跟踪问效,多元解决好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做实听证“后半篇文章”。比如,在这次发布的一起刑事申诉检察听证案中,检察机关不仅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而且强化与相关部门合作,落实听证达成的和解赔偿事项,消除隐患,防止矛盾反弹。

检察听证既是为检察权运行“加把锁”,也是为矛盾纠纷化解“配钥匙”。通过听证会的形式,让当事人把事说清、听证员把理辨明、检察官把法讲透,更能促进案结事了人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随着听证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律监督不仅会更有力度,也会更具精度,检察机关促进社会治理的成效也会更加彰显。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