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足迹 无穷的力量

2024-05-27 11:55:13    来源:云南日报    

郑和宝船模型

马六甲宝山亭

娘惹菜

即将成熟的猫山王榴莲。

编者按

马六甲海峡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六百多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沿海上丝绸之路,多次途经这里,撒下了和平、友谊的种子。今年,中国和马来西亚迎来建交50周年,5月中旬,本报记者沿着郑和的足迹,从他的家乡云南出发,跨越山海,第一站抵达马六甲、吉隆坡和猫山王榴莲的主产地劳勿县。在咸湿的海风里,感受郑和的影响及其精神的无穷力量。即日起,本报推出“郑和行之友谊使者”系列报道,以“串门”开篇,以飨读者。

郑和带来了什么

此行在马来西亚采访到的每个人,通过他们的记忆、研究或从事的工作,讲述他们心中的郑和,他们纷纷表示,郑和带来的影响跨越时代,呈现出多维度的光彩。

在吉隆坡,记者见到了《郑和:垂范百世》的联合作者苏海尔。他出生于马六甲,是世界文明研究会郑和遗风组的首席研究员,耗时两年时间,在中国多个城市以及东南亚国家走访,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结合大量史料,梳理了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事迹,用马来语向读者诠释了郑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的卓越贡献。

“郑和在马六甲可谓家喻户晓,我们从小在历史书上就学过。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促进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被大家推崇和敬仰。”谈起家乡与郑和的历史渊源,苏海尔很是自豪。

“郑和的伟大在于不断创新,勇于开拓新世界。即使我们生活在无忧的年代,也要保持坚毅执着、不断开拓进取。”苏海尔说,如今再谈郑和,不只为了回顾历史,更为了延续郑和精神,使其历久弥新。“郑和无论去到哪里,都深入了解当地的民族、语言、文化,与当地人交朋友,带去了友谊、繁荣和发展。这种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大国外交风范,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奠定了基础。”

目前,苏海尔也致力于策划、组织马来西亚人到中国旅游、留学的项目。“云南的旅居疗愈风已经吹到了马来西亚,《去有风的地方》这部剧火了,今年,我也想到大理考察一番。”苏海尔感受到,电视剧、文学作品等为两国百姓了解彼此插上翅膀,而实地踏访,是进一步加深这种理解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他相信,通过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风土人情,马来西亚人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的魅力。

5月7日,纪念中马建交50周年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国郑和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治国身处人潮,被两国友人的热情簇拥,言笑晏晏间勾勒着中马合作的具体愿景。他感慨:“郑和是中马情谊的初笔,亦是当下经贸文化交流的桥梁。借鉴和发扬这段历史,两国可以在包括旅游、教育、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同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为纪念郑和的历史贡献,其首航日期7月11日被设立为中国航海日。孙治国介绍,航海日通过举办论坛、博览会、科普周等主题活动,向公众普及航海文化,弘扬航海精神,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

中马互免签证,如同无形的红绳,牵动两国民心,促成了无数说走就走的邂逅,民间交流的暖流潺潺流淌。循着郑和的古道,旅人们在马六甲的一砖一瓦间,触摸那段辉煌历史的余温。

孙治国观察到,近年来,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精彩连连,是面向世界宣传郑和航海事迹、弘扬郑和精神的重要窗口,吸引国内外游客打卡交流。

开放促进理解,理解促成合作。孙治国表示,华人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华人希望前往中国寻求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机会,中国企业也纷纷落地马来西亚。

鸡场街的100张新面孔

鸡场街文化坊即马六甲的唐人街,是马六甲必游目的地,也是当时郑和在当地设立官厂储备物资的位置。街口的牌坊挂着一个巨大的标识“欢庆马中建交50周年”,一条华丽的装饰龙盘绕而过。中餐馆、马来餐馆、娘惹菜馆、咖啡店、手作店、佛寺、道观、清真寺、福建会馆鳞次栉比。

这里的老街坊笑称,每到周末,鸡场街能看到100张新面孔,各国各地商贩、游客汇集。以美食来说,既有各种中式餐点,也有葡萄牙烤鱼、马来椰浆饭,还有火到东南亚的蜜雪冰城。

短短几百米长的街巷,汇聚了各国文化,更承载了绵延600年的中马友好情谊。

在郑和官厂的旧址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侨出资建造了郑和文化馆,这是中国以外规模最大的郑和主题博物馆。文化馆的经理林世发是一位历史“发烧友”。这位在马六甲土生土长的华人,因学生时期在教科书里看到的郑和故事而入迷。从体势巍然的郑和船队入手,他对船的构造、用途、船上的生活方式、船队的管理进行逐一研究,看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在马六甲生活得越久,越对这里包容、开放、融合的气息割舍不下。

馆里的模型船具专门从中国定制,当年船员和当地人生活的场景、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林世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一处展示各种器具的场景,有碾米的、捕鱼的、打稻的、纺织的,这是船队在当地落脚后对马六甲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郑和对马六甲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带来了瓷器、茶叶、药品等物资,更可贵的是授人以渔的做法以及平等、友好的理念。”站在展览馆里,林世发感慨道。

马六甲市的华侨和中国血统的马来西亚籍人占相当比例,他们对郑和善行义举的崇拜,流露于处处可见且保存完好、有时代新意的郑和遗迹和符号:见证港口繁荣的三宝井,寄托着当地人民欢迎郑和、希望郑和多来马六甲的美好愿望;马六甲有名的娘惹菜馆总是要预订才有座位,这是马来文化、华人和印度尼西亚人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郑和船队在马六甲文化交流的见证。

自2023年12月1日起,我国对马来西亚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马方也宣布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证便利措施。5个多月来,中国自由行和半自由行的游客也成为马六甲的新风景。

从媒体行业转战旅游行业的马来西亚华人小悟正与合伙人努力探索赛道。他们通过小红书、抖音等渠道推介个性化租车、定制旅游、游客落地等服务。“熟知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和景点远远不够,还要在服务的差异化、精细化上找出路。我们经常接到研学、看厂、考察等路线的订单。光马六甲,一个月就得出车很多次。”忙碌的小悟乐此不疲。

猫山王之恋

提到马来西亚特产,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榴莲,特别是大名鼎鼎的猫山王榴莲。猫山王虽然个头不大,但果肉金黄、香味浓郁,因此一直深受榴莲“老饕”们的追捧。

马来西亚为何能出产如此受欢迎的榴莲?此行中,我们不仅在城市的街头和餐馆寻找线索,更走进榴莲园一探究竟。而出人意料的是,答案把我们带回了此行的初心——郑和。

马来西亚是公认的榴莲原产地之一,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榴莲品种,以及悠久的榴莲种植历史。六百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时,就见识过这一“皮生尖刺、甜美好吃”的热带水果。他的副官将其称为“赌尔焉”。后来,马来西亚华人更取“流连忘返”的寓意,把它称为“榴莲”。

历史上,不少马来西亚榴莲企业都由华人创办;而如今,当地人普遍相信,榴莲和郑和一样,都是华人身份认同和中马友谊的象征。

在猫山王榴莲的主产地劳勿,我们遇到了OVD农业土地发展有限公司的华裔第三代榴莲专家廖峻陞。“我从小就在榴莲园长大。对我而言,照顾榴莲树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他说,每年六七月榴莲收获时,都非常兴奋,因为他感受到的不只是劳动带来的回报,更是海外华人自强不息精神的延续。

在公司常年从事农业管理工作的小林,同样对劳勿当地的榴莲种植情况了如指掌。据他介绍,马来西亚有上百个榴莲品种,除了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猫山王之外,还有黑刺、红虾、竹脚、金凤等,它们口感、风味各不相同,都值得一尝。“随着中国和马来西亚旅游交往越来越深,许多中国游客来到劳勿,欣赏热带自然美景的同时,一解对榴莲的‘相思’。”他笑着说。而小林与中国太太的故事,也成为中马友谊最鲜活的证明。

漫步劳勿,从前随处可见的棕榈树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茂密的榴莲林。OVD农业土地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安琪介绍,目前企业以种植猫山王榴莲为主,并围绕榴莲园发展生态旅游,让更多游客认识、了解、品尝到正宗的猫山王榴莲。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消费者对榴莲的喜爱,给了她十足的信心。“我们期盼与中国企业合作,通过引进最新的农业技术,让更多优质的马来西亚榴莲产品登陆中国,让更多人恋上猫山王。”

观察

郑和精神焕发新光彩

郑和这个名字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辉煌的象征,更是中马友好交往与合作的永恒灯塔。6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将中华文明的友好与智慧远播至马来西亚乃至更广阔的南洋。今天,郑和精神焕发着新的光彩,成为中马关系深化发展的宝贵财富。

郑和精神的内涵——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和平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及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不谋而合。

像亲戚一样理解和尊重,像朋友一样串门和走动,让中马友谊更亲更新。

中马“免签”时代的来临,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将更加深化。两国旅游从业者、企业应深入研究对方市场,推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定制化旅游产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语言服务、支付便利化、旅游安全措施等,引客更留客。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为促进两国开放繁荣打开了广阔空间。利用RCEP降低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中马企业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的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形成互补优势,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优化通关流程,采用数字化手段减少贸易成本和时间,推广单一窗口系统、电子原产地证书等,提升物流效率,为双边贸易提供更加顺畅的环境。(记者 王欢 郭瑶 王靖中 李文君 文/图)

[编辑:雪儿]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