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成1.43万亩无人农场
绿叶菜机械化水平达66.4%,代表建言提高设施农业项目落地效率
新兴技术赋能农业,智慧农业正是发展大趋势,上海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昨天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本市设施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一些常委会委员提出,要高度关注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
市人大监督调研发现,上海的农业正变得智能。一大批无人农场涌现。目前本市已建成近1.43万亩的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实现粮食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蔬菜生产也实现了“机器换人”,目前已完成46个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建设,绿叶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6.4%。
“上海设施农业占比、设施机械化率等多项发展指标领先全国水平。但对标建设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现代设施农业目标,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困难。”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冯志勇说。
目前,本市总体层面已明确12个设施农业片区的空间布局,正在开展项目招商,希望导入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的农业龙头企业来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设施农业项目,比如植物工厂、现代智能温室、工厂化养殖等设施设备项目。
“这些项目建设投入大、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甚至可能亏损,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并不高。”审议中,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委员金银淑认为,现代设施农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目前对设施农业的目标定义还不是很清晰,这不利于投资,她建议进一步明确本市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准确把握投资方向,提高落地效率。“我们有必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才能让市场主体算好账、活得好。”
市人大代表沈文说,目前设施农业土地碎片化现象严重,这制约了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升。“9个郊区都明确了设施农用地的使用年限、上限,而当时各区决定设施农用地总量的主要依据是现状设施农用地的面积,比如粮食生产和蔬菜保供所配套的生产用房、农机仓库、保鲜冷库,所以建设在设施农用地上的项目是为保供服务的,而不是奔着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设施农业的目标去的。”沈文建议,研究制定保障设施农业片区建设的规划实施路径和资金支持等配套政策措施,加快出台设施农业片区建设工作指引,加大对设施农业片区农业项目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优先保障片区内的设施农业项目落地。
目前设施农业面临基础研究力量不够、优质种子种苗进口依赖度过高、科技研发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比如高品质番茄、长季节栽培彩椒等种子80%以上依赖进口。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史吉平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快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推进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科技攻关,不断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创新和突破。
未来农业将从“农业工厂”向“智联工厂”转变,农民从“农业工人”向“新农知识工人”转变。“人”的要素对农业科技化至关重要。监督调研发现,从事现代设施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青年一代意愿不强。各区普遍反映,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缺少与之相匹配的现代经营管理、电商、金融等专业人才。代表们建议,进一步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比如优化完善乡村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和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加快引进一批设施农业领域领军拔尖人才等。(记者 王海燕)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