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杭州、郑州、西安、漠河……近期,多地马拉松赛事鸣枪,参赛选手活力四射,为缤纷生活增添了亮丽色彩。
从路跑到骑行,从攀岩到露营,一段时间以来,户外运动热度持续走高,吸引人们广泛参与。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3年与户外运动相关网络订单人次增长14.99%,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9.78%。这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运动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户外运动为何魅力十足?与室内运动相比,户外运动最大的特点在于亲近自然,参与者能够在与山川河湖的互动中促进身心健康。然而,传统户外项目有其专业性,形成了一定的门槛。
北京朝阳区打造骑行配套社区,不仅提供自行车组装、维修等一站式服务,还有咖啡、简餐、市集等业态;顺应“公园20分钟”热,河北石家庄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地布局,让公园“抬脚可及”;重庆推出“不夜重庆城”城市漫步活动,发布夜间消费地图,吸引人们打卡留念……各地培育完善一批“轻户外”项目,让更多人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打造更多连接人与自然的新场景、新业态,为人们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提供新去处、新选择,有利于让广大群众尽享运动之乐、生活之美。
户外运动,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挥好户外运动对经济增长的撬动作用,关键在于做好融合文章。广西马山县,石山连绵,地势陡峭,自然条件一度成为发展的阻碍。探索“体育+生态”,当地立足自然岩壁干净、整洁的特点,大力发展攀岩项目,实现了从“因山而困”到“因山而富”的变迁。
一地之变,折射产业潜力。从马拉松赛道连接城市标志性景点、擦亮城市名片,到“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掀起热潮,再到河北肃宁县以渔具产业带动2万多人就业……户外运动产业与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找准户外运动与不同业态的结合点,延长产业链、完善配套支持,就能有效拓宽地方经济发展路径。
经过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户外运动日益走进大众生活。也要看到,与群众日益高涨的运动热情相比,相关产业发展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
比如,多地马拉松赛事中签率不高引发吐槽,游客擅入景区未开发区域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野外露营破坏生态、造成火灾隐患,等等。消解这些“成长的烦恼”,有赖于政策引导规范,培育良好户外文化,也需要加快完善产业链,持续扩大并优化供给。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在地方,云南、湖北、四川等10多个省市陆续出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不断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将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新需求,激发出更大的市场活力。
春赏百花夏溯溪,秋拾落叶冬滑雪——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新风尚。在人们亲近自然、强健体魄的美好体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展,健康中国也正渐行渐近。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8日 09 版)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