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华婺城产业人才学院浙赣“蔚蓝计划”项目的30名学生结束企业实操,其中在金华市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见习的8名学生,有5名明确毕业后将到实操企业就业。
2024年9月,婺城产业人才学院推出浙赣“蔚蓝计划”项目,30名来自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机电专业的首批学生参与培训,项目周期共5个月,学员们第一个月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打基础,到企业实操2个月后,再回到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学习2个月。
浙赣“蔚蓝计划”项目通过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将课堂建在生产线上,致力于培育出既符合婺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又具备高技能水平的“大学生型技能人才”与“复合型技能人才”,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这是政府、高校、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四方联动共建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有效尝试,也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解法。
据悉,婺城产业人才学院于2024年3月成立,是浙江首批8个试点的产业人才学院之一,由婺城区人力社保局指导建设、婺城区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运营。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新材料、现代五金等婺城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学院和5所在金院校合作,建立企业实训基地10余个,开发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等课程,助力高校毕业生、离校未毕业大学生、实习见习生和企业在职职工提技增收。自揭牌以来,婺城产业人才学院已开设工匠班4期,培育急需紧缺技能人才100余人,受训人数近2000人。
近年来,婺城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推动人才招引体系升级、人才平台突破升级、人才效能跃迁升级、人才生态蝶变升级,以更大力度打造高水平开放包容的人才高地,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一直以来,婺城坚持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双招双引”,全力打造人才蓄水池。大学生招引方面,婺城2024年组织线下校园招聘会30余场,覆盖8省21市,组织线上直播带岗活动12场。博士招引方面,摸排200余家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搭建人才需求信息库,编制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100余条,策划举办博士婺城行、博士直通车等活动10余场,才企对接130余次。
匠心聚,百业兴。大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就要全面加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基于此,婺城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培育“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夯实基层技能培训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培训点4个,开展职业技能竞赛10余场。同时,婺城科学谋划科技型企业雁阵梯队发展,2024年度培育技能型企业28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20余场,培育技能人才1000余人。
乡村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撑,也需要一批乡村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技、村播电商带货、乡村职业咨询……2024年,婺城入选技能乡村首批省级试点。为此,婺城积极开拓乡村振兴新渠道,发展技能人才培育新路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举办乡村特色技能大赛10余场,培育技能型乡村3个。
婺城区持续打造优质人才发展环境,在大力招引人才的同时全面留住人才,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服务留才,让人才安得下心、留得住身、扎得住根。婺城以“有呼必应”为工作主线,打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将子女入学等人才“关键小事”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并开展人才慰问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爱才惜才氛围。
2024年,婺城累计引进青年大学生1.47万人、青年博士36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000余人次、培育技能人才4087人,新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2家、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超20亿元,产业人才学院被列为浙江省人社厅首批试点学院,技能乡村评定入选浙江省人社厅“创改开”项目。
人才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未来发展的前景,重视人才就是重视未来。婺城区委八届七次全会报告指出,加快高素质人才引育,抓牢人才引育协同机制。新的一年,婺城区将继续全面提升人才服务质效,创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以“心引擎”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推动人才事业发展“加速跑”。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