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跨越国境:中越跨境游升温背后的双城记

2025-04-07 09:55:13    来源:中国城乡发展网    

本网讯:一列列"和谐号"动车组正载着越南旅客穿越红河,这条钢铁大动脉不仅重构了中越边境的时空坐标,更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流动的文明桥梁。当河口北站电子屏上的外籍旅客数字突破1万大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更是区域合作范式的深刻嬗变。

在河口北站候车大厅,越南导游小阮正带领游客体验自助购票机。这位能用汉语讲《三国演义》的90后,见证着跨境游的蜕变:曾经需要辗转三天的河内-昆明之旅,如今动车3小时即可抵达;过去只知"春城"昆明的越南游客,如今能深度体验建水紫陶的非遗魅力。这种从"走马观花"到"沉浸式体验"的转变,折射着区域旅游合作从物理联通向心灵相通的跨越。

面对每周四的"越南旅客潮",铁路部门的精细化服务堪称样本:当客流突破阈值,验证通道会自动切换为"团队专用模式",站台隔离带会化身"文化走廊"展示云南民俗。这种"刚柔并济"的智慧,既保证了通关效率,又让等待时间成为文化体验的前奏。正如越南旅行商协会主席所评价的:"中国铁路正在书写边境服务的教科书。"

在"半自由行"成为新常态的今天,河口北站的创新更具示范意义。通过大数据预判客流,用"数字围栏"实现精准分流;开设"语言服务驿站"破解沟通障碍;推出"高铁+非遗"主题线路,让建水紫陶与河内竹编在车厢里对话。这些创新实践,正在重新定义边境口岸的功能——从单纯的通关枢纽升级为文明互鉴的前沿阵地。

当越南咖啡的醇香飘进云南小粒咖啡的故乡,当东巴文与国语字在动车座椅上相遇,这种跨越国界的"双城生活"正在创造新的可能。口岸不再是地理概念的终点,而是命运共同体的起点。随着中越铁路网络从"单线连接"走向"多向贯通",我们期待更多钢铁驼队载着合作与希望,在山水相连的边疆书写新时代的"双城记"。(文/刘锦波)

[编辑:雪儿]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