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切实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12月5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高勇,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余威,纪委书记张玉明,副校长于艳华、安建光带队深入学校包保帮扶的大安市丰收镇新乐村走访慰问,详细了解包保脱贫群众的生活情况,并就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座谈交流。大安市政府副市长李忠良参加座谈。
“今年老百姓收成咋样?”“村集体收入提高了多少?”“有啥需要我们做的?”座谈会上,校领导十分关心学校今年以来对新乐村的各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在听取学校驻村书记康力、大安市丰收镇镇长汤溯、新乐村党支部书记吴玉森的介绍后,学校党委书记高勇表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白城医高专始终大力支持新乐村振兴发展,多次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帮扶;今后,学校也将一如既往支持包保村振兴工作。
高勇指出,驻村干部要继续发扬团结、担当和奉献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要求,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积极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增强包保村的内生发展动力;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乐村实际,利用学校优势和资源明确发展方向,调动群众积极性,寻求增收产业项目,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努力完成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的转变,切实把振兴“接力棒”真正传递到村民自己手中。
大安市政府副市长李忠良在座谈会上对学校党委在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工作方面取得的稳定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并表达诚挚感谢。他表示,大安市丰收镇新乐村自2016年成为学校的包保帮扶村以来,村里的建设发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希望镇村“两委”能够继续增强群众的凝聚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白城医高专的倾力帮扶下,新乐村能够全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座谈会后,校领导一行分别前往结对脱贫户家中进行慰问,并为他们带去了大米、豆油等生活物资。
在脱贫户赵保安家,党委书记高勇悉心询问了对方的身体情况、家庭状况、年收入情况、子女受教育及就业情况。当得知赵保安的爱人近期因腿部疾病无法正常行走,又困于天气严寒就医不便时,高勇表示,学校可立即帮其安排车辆并协调白城医高专附属医院有关科室为其进行诊治;同时叮嘱他们遇到困难要及时联系学校驻村书记,要保重身体、坚定信心,充分信任国家的乡村振兴好政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虽然室外气温已达零下十几度,但脱贫户王好明家却温暖如春。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余威正与王好明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家今年的生产、生活情况,询问其在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困难,同时鼓励他们要积极发展产业,保持乐观心态,锚定目标,勤劳致富,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了解,2024年全年,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驻新乐村工作队取得了一定成效,村集体收入达82.66万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16440元增长至18716元,增幅13.6%。今年以来,学校共计投入帮扶资金20余万元,为新乐村村民开展义诊活动2次、“义剪”活动3次、包保帮扶责任人集中入户排查1次、“走访慰问”2次、全村户籍人口防止返贫集中排查1次,共计解决村民实际问题30余件;在从“新”推进产业发展方面,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大力发展白鹅养殖产业和庭院经济项目。截至目前,学校共投入10万元发展养殖产业和庭院经济,参与庭院经济的有95户,增收共计约15万元;参与白鹅养殖项目的有230户,发放鹅雏4545只,每户平均增收1000元,共计增收23万元。
此次走访,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各学院主要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共72名同志参加“一对一”结对帮扶,共慰问脱贫户112户。
今后,学校将持续开展对大安市丰收镇新乐村的“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人才、智力等优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把校地结对帮扶行动做实做细做精,不断引向深入,为大安市丰收镇新乐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作出积极贡献。(文图/李家慧 陈宝林 郑晰木)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