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出墨卷,新人辈出在鹤乡

记通榆年画守护者、传承者谷学忠

2025-02-18 11:51:16    来源:中国城乡发展网    

万卷轴画玉锦存,轻读每张尽知心。这便是谷学忠,一位通榆年画的守护者与传承者,用一生的执着与热爱,为通榆年画书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11532555027325177_26.jpg

染墨年华,风光无限

2022年6月29日,这一天对于通榆县来说意义非凡。“大美向海,醉恋鹤乡”谷学忠书法美术摄影艺术展在通榆县墨宝园隆重举行。谷学忠先生将其100余幅珍贵的艺术作品无偿捐赠给家乡通榆,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更是对通榆年画传承的无私奉献。本次艺术展共展出了谷学忠各个时期创作的年画、国画、书法、摄影精品180件。这些作品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史书,从侧面演绎了通榆的历史变迁,讲述了通榆蓬勃发展的感人故事,记录了鹤乡人民投身家乡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全县人民献上了一份宝贵的文化盛宴。前来观展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被谷学忠先生的作品深深吸引,赞叹不已。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谷学忠先生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让人们感受到了通榆年画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造诣高深,鹤乡名家

谷学忠的名字在白城家喻户晓,他是吉林省著名的美术家、摄影艺术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美术师,白城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在美术、书法、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谷学忠先生均有较高的造诣,而他在擦笔年画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年画作品简明鲜艳、生动传神,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为通榆年画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榆县早在1991年就被文化部评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谷学忠先生无疑是通榆年画的开拓者之一。他有50余幅年画作品先后在全国出版发行,在发展创新通榆年画的过程中,他和通榆年画团队付出了多年的努力,终使通榆年画名扬四海。如今,81岁高龄的谷学忠先生依然坚守在通榆年画传承的第一线,他将毕生积累的通榆年画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一代,手把手带起了40余人的通榆年画创作团队,创作出百余幅擦笔水彩年画作品,在省内外获奖无数,让通榆年画重获了生机。

不落凡俗,另辟蹊径

在年画创新、发展、进步的历程中,通榆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当之无愧地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传统的年画创作多以木版雕刻印刷为主,而通榆年画是新年画,通过手绘创作而成。谷学忠等老画家采用工笔重彩和擦笔水彩年画技法来表现传统题材内容,一些30多年前的作品,虽经岁月洗礼,但色彩依然艳丽、画面依然灵动,显示了画家高超的技巧。

擦笔技法是通榆年画的一大特色,它以特制的羊毫笔,蘸炭精粉在作品人物皮肤轻轻擦出明暗,擦到类似黑白照片显影,然后用透明水彩颜料画,第一遍用暖色,待完全干后用冷色,冷暖交替几遍后,就出现很独特的柔和厚重的皮肤色彩。谷学忠早期年画作品是用工笔重彩、勾线平涂等方式创作,而上个世纪80年代后的作品多数是擦笔水彩年画。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更在内容上紧扣时代主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如1981年和1984年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我家的羊羔》《劳动致富多光荣》,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产到户激发了群众的劳动致富热情;1984年出版的《鸡鸣富贵》、1985年出版的《月月有余》两幅年画则是改革开放后,人们勤劳致富的缩影。这些作品不仅深受百姓喜爱,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心系家乡,鹤画丹红

描绘家乡,展示家乡,宣传家乡,赞美家乡,是谷学忠先生画中的重点。除了紧扣时代主题,在谷学忠创作的年画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向海风光、丹顶鹤等具有地域特色风情的作品。通榆县地处吉林西部科尔沁草原,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谷学忠先生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年画作品。

如作品《旭日松鹤》,既是传统题材的装饰画,寓意松鹤延年,又融入了鹤乡通榆丹顶鹤的元素;年画《宝葫芦》当年在全国发行,先后印制了几十万张,用解放牌大卡车拉了二十几车。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通榆的地域特色,更让通榆年画在全国范围内声名远扬。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百姓过年贴年画的习俗渐弱,年画创作也随之越来越少。正是这个时期,谷学忠的年画创作也有所停滞。但谷学忠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通榆年画的热爱和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历了20余年的衰落后,通榆年画这一艺术瑰宝又焕发了新的生机,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与使命。

承上启下,光大年画

把通榆年画承上启下,传承光大,是谷学忠等老一辈通榆画家们的共同心愿。他们深知,只有将自身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通榆年画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谷学忠先生和老画家们一起培养出了一大批青年画家,使通榆年画能够传承,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在谷学忠的指导下,青年画家们开始学习年画元素、年画技法、构思构图等年画语言、知识,传承了擦笔水彩年画等技法技巧。省内外的通榆籍老画家们听说了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倾力支持。谷学忠更是拿出了珍藏的画稿,把一生的经验技巧向弟子们倾囊相授。

2021年3月底,通榆年画第三期创作培训班即将开班,年逾八旬的谷学忠却因病住院了。刚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出院第5天,他不顾学生们的劝阻,执意来到培训场地。学生们担心他的身体,老人家却说:“这次培训准备了几个月,前期创作我都参与了,现在是关键期,就怕你们把握不好前功尽弃,我在家能坐得住吗?”这种对通榆年画的执着和热爱,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员。

2021年6月,通榆县正式成立了年画艺术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发展了40余人的年画创作骨干团队。据了解,这个团队是我国现有最大的一支擦笔水彩年画创作队伍。团队还联合通榆县教育局,将年画课程纳入中小学美术教育范畴,在全县20余所学校开设了年画课,受益学生近万人。

在县里的支持下,团队迅速发展,近几年创作了百余幅擦笔水彩年画作品,先后有47幅作品在省级展览中获奖,14幅作品被推荐至国家级展览,组图《鹤乡冰雪情缘》入展全国“冰雪情·冬奥梦”主题绘画展,15幅作品入选中国年画网络邀请展。

10月15日,通榆县文联联合通榆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年画艺术中心的艺术家们组成文艺志愿服务队,在通榆县新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创作中心,通过开展“传统文化大讲堂”书画艺术培训,为域内广大文艺爱好者送上缤纷文化体验。活动开始后,谷学忠对通榆年画构图、绘画技巧、颜色调配等技法技巧进行讲解和实例分析,为学员们奉献了一场传统文化的视觉审美盛宴。

博乐惠眼,千里马奔

在通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通榆县出台了聘用地域特色优秀文艺人才的特殊政策,建立文艺创作中心,请谷学忠等老艺术家定期对学员进行指导。这一政策为通榆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年轻一代的美术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民画作者郭丽华就是年画创作团队中的一员,她本身就是农民,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所以她的创作大都来源于农村生活,作品接地气、有故事、有寓意,很多内容还结合了乡村振兴等大主题、大题材进行创作,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与此同时,通榆年画艺术中心入驻县电商中心,年画艺术家和学员们又参与了通榆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描绘家乡,展示家乡在通榆丰年货大集上设立了文创展台,通榆丰新零售体验馆设立通榆文化展示区。在通榆县消费扶贫专馆设立了文创产品专区,精心选取了通榆年画摆件、画盘、书刻、葫芦烙画等十大类50余件特色文创产品上线展示经销。以上产品入选了吉林省商务厅编制的吉林省优质网销文创产品名册,推动了地域文化产业发展,通榆“年画画乡”的美誉再度叫响。

把老艺术家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使之在现代社会焕发更加炫丽的光彩,积蓄更加厚重的文化自信,是谷学忠等老一辈画家的浓浓心愿。

通榆年画的守护者、传承者谷学忠做到了,而且是无限风光出画卷,新人辈出在鹤乡!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