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香雪海”,情满紫色山岗

2025-03-24 11:01:45    来源:中国城乡发展网    

微风轻轻拂来,带着春日独有的温柔与细腻,十里沙路瞬间飘满了幽幽的清香。那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的野生杏树,宛如一群灵动的仙子,柔枝舒展,尽显妩媚动人之态。那白里透红的杏花,恰似情窦初开的少女,婀娜多姿,风韵百态,在广袤起伏的沙岗上,肆意地焕发着勃勃生机。

11293007248953307_26.png

这便是位于吉林西部生态区、远近闻名的通榆县包拉温都杏树林——一块神奇、纯美的宝地。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包拉温都杏树林在通榆县城西南90公里处,南接科尔沁左翼中旗,北连科尔沁右翼中旗。在东西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生长着100多万株占地2万多亩的天然山杏树,这样大规模的天然杏树林,在亚洲堪称绝无仅有。

走进这片杏树林,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脚下的沙地松软而细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云朵上,轻柔而惬意。抬眼望去,杏花怒放在枝头,随风颤动,像一片片漂浮的云,轻盈而灵动。那洁白如雪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当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雪花般轻盈地洒落在沙地上,软绵绵的,像一层层洁白的雪,给这片沙地铺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银装。

11294296313106056_26.png

最惹人注目的还是杏花那千姿百态的模样。先开花的,白里透红,宛如少女羞涩的红晕,娇艳欲滴;高出的花,因受光最早,多已泛白,像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多了一份纯净与圣洁,有的过于灿烂,纷纷飘落了,像是在诉说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中间部分的花略显文静、清灵之态,宛如安静的淑女,静静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下层的花则是猩红的花苞与半含的蓓蕾交织着连成一片,色彩斑斓,使得赏花人怀疑进入了胭脂掺着丹白的雾里了。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诗人杨万里咏杏的诗作:“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杨万里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杏花独特的色彩之美,而眼前的包拉温都杏树林,无疑将这种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漫步在这片杏树林中,时间仿佛都放慢了脚步。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只有微风轻轻拂过枝头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鸟儿的鸣叫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那浓郁的花香便会沁入心肺,让人陶醉其中,仿佛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11300346315916646_26.png

站在沙岗上,遥望绵延数十里的包拉温都野生杏树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这片杏树林,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变迁,依然顽强地生长在这片沙地上,为这片荒芜的土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它就像是一位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巨人,用自己的身躯抵挡着风沙的侵袭,守护着这片生态的平衡。

每年四月中下旬举办的杏花节,更是让这片杏树林热闹非凡。省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带着对美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走进这片杏树林,感受着杏花的魅力。游客们穿梭在花丛中,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杏树林里。他们用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用心灵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孩子们在花丛中嬉戏玩耍,笑声清脆悦耳,仿佛是春天里最美的音符。老人们则静静地坐在沙地上,看着眼前的美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11301346313385228_26.png

包拉温都杏树林,不仅是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记忆,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发展与变迁。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可以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对于我来说,家乡包拉温都杏树林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每次来到这里,我都会被它的美丽所震撼,被它的宁静所感染。在这里,我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和疲惫,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我仿佛能够听到杏花在微风中轻轻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它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美丽与坚强。

在这片杏树林里,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这些杏树生长在贫瘠的沙地上,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充足的水源,但它们依然能够茁壮成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它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11311835371598851_26.png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私与慷慨。它给予了我们如此美丽的风景,让我们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礼物,保护好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让它能够永远地绽放光彩。

每年的暮春时节,我都会迫不及待回到包拉温都杏树林。这里醉人的十里“香雪海”,不仅会给我美的享受、情的升华、爱的浓缩,而且还会净化我的心灵,塑造我的魂魄,启迪我的人生。它就像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一次翻开,都能带给我新的感悟和收获。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的家乡包拉温都杏树林将会继续绽放它的美丽,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而它所承载的那份情感和精神,也将永远传承下去,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文图/陈宝林)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