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杏花之约

2025-03-24 11:35:42    来源:中国城乡发展网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情像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记忆。它们或喜或悲,或令人振奋,或让人懊悔,但无一例外,都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那年4月下旬,我踏上的那段前往家乡包拉温都的旅程,就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1365147872270958_26.png

我的家乡包拉温都,那万亩山杏林闻名遐迩。每年春季,漫山遍野的杏花如云似霞,美不胜收。杏花盛开的时节,整个山杏林就像是被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描绘而成的画卷,粉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无数灵动的精灵在翩翩起舞。那浓郁的花香,更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其中。我怀着满心的期待,如同奔赴一场神圣的约会,驱车前往那片我魂牵梦绕的山杏林。

然而,当我满怀憧憬地站在山杏林前,眼前的景象却让我有些失落。当时,杏花并未如我所愿地绽放,只是含苞待放,娇羞地隐藏在枝头。那些小小的花苞,像是被一层薄纱笼罩着,欲语还休。我心中满是失望,但还是不死心地询问了当地的老乡。老乡们热情地告诉我,不出两三天,杏花便会盛开。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暗自盘算,这短暂的等待不算什么,于是匆匆返回。

回到单位后,我依然心心念念着那片山杏林。那含苞待放的杏花,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吸引着我。我决定将这次的经历写成新闻稿,寄给吉林日报社编务中心主任李文彪。我从以前拍摄的杏花照片中精心挑选了一张,照片里的杏花盛开得极为灿烂,粉色的花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我配上详细的说明,满怀期待地寄了出去。我心想,三四天后杏花就会盛开,而我的照片最快也要两三天才能寄到报社,再加上编辑出版的时间,应该刚好能赶上杏花盛开的盛景。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我的意料。五天后,吉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了我的照片。当我看到报纸上那鲜艳的杏花照片时,兴奋不已,满心以为自己为家乡的山杏林做了一次成功的宣传。可就在我沉浸在喜悦中时,一个电话打破了这份宁静。电话那头是李文彪主任,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愤怒:“你这杏花到底开没开?现在有人打电话来投诉,说杏花根本没有开,你这是造假新闻!吉林日报要封杀你,我们还要把你的事情反映给你的领导!”我一时语塞,只能结结巴巴地说:“应该开了呀……”李主任的声音更加严厉:“什么叫应该!现在我问你,到底开没开?”

我如坠冰窟,心中满是懊悔和惊慌。我怎么也没想到,原本美好的期待会变成这样一场闹剧。我赶紧给我的老师张树森打电话,询问杏花为何没有如期绽放。张老师告诉我,我们离开后,天气突变,出现了倒春寒,杏花没能如期开放。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太冒失了,没有考虑到天气的变化。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汇报给宣传部我的领导。幸运的是,领导看到我的诚恳态度,原谅了我,并亲自给李文彪主任打电话致歉。

这件事本以为就此过去,然而,时隔不久,白城市举办了一次全市通讯员培训班,邀请李文彪主任来讲课。那时,我已经离开通榆宣传部,调到白城市人社局工作,但我也参加了这次培训班。李主任讲课的那天,当着200多名培训班人员的面,他突然让我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造假新闻的陈宝林。他把我的杏花新闻图片造假当成了反面教材,告诫所有通讯员,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情,绝对不能造假。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尴尬,脸涨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现场的气氛变得十分尴尬,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一丝鄙夷。我低着头,不敢看周围人的眼睛,心中充满了羞愧。

然而,当培训班结束后,我鼓起勇气来到宾馆看望李主任时,他却十分亲切地接待了我。他没有丝毫的责怪之意,反而勉励我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努力。他嘴上说要封杀我,但实际上从未那样做,我的稿件依然源源不断地发表在吉林日报上。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陈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传播真实的信息,这是我们的底线。这次的事情虽然是个意外,但你也要从中吸取教训,以后做事一定要更加严谨。”我认真地点点头,心中对李主任充满了感激。

这件事已经过去快20年了,李文彪主任也已经退休。但每当我回想起这段经历,心中依然充满了感慨。李主任虽然在培训班上严厉地批评了我,但他并没有真的封杀我,反而给予了我更多的机会和鼓励。他让我明白,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传播真实信息的责任,任何虚假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同时,他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位资深媒体人的宽容与大度。

在40多年的新闻宣传工作中,能遇到像李文彪这样的老师,是我一生的幸运。他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做新闻,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这段与杏花有关的经历,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情,时刻提醒着我要坚守真实与诚信的原则。每当看到杏花,我都会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想起李主任那严厉又充满关爱的话语。而那片曾经让我又爱又恨的山杏林,也在我的记忆中变得愈发珍贵。

如今,我也常将这段故事讲给年轻的新闻人听,希望他们能从我的经历中汲取教训,始终秉持真实诚信,在新闻道路上稳健前行 。(文图/陈宝林)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