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满园杏花始盛开”。随着春姑娘轻盈的脚步,每年四月中下旬,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杏园便成了校园里最迷人的存在。上百株杏树花儿怒放,串串花枝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引得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好一幅“花满枝头低,处处皆春光”的绝美画卷。
踏入杏园,仿佛走进了一个银装素裹、如云似霞的梦幻世界。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的杏花,有的绽蕾吐苞,似娇羞的少女,欲语还休;有的昂首怒放,尽显美丽、张扬、妩媚与诱人。那白里透红,红里泛粉的花瓣,尽情地挥洒着清丽淡雅,又含蓄地传递着春之柔情。它们或亭亭玉立,在枝头展示着绰约风姿;或娉娉含羞,半掩娇颜惹人怜爱;或楚楚动人,微风拂过,便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周边翠绿的松柏和垂柳与杏花相互“陪伴”,交相呼应。松柏的苍劲挺拔,垂柳的婀娜多姿,为这片杏花的世界增添了别样的韵味。松柏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美丽的花海;垂柳则如灵动的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与杏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诱人画卷。徜徉在杏园之中,仿佛置身于仙境,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课余时间,杏园成了同学们的乐园。大家成群结伙地钻进杏园里,各得其所。有的同学漫步在花丛间,赏花拍景,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想要将这杏花的美丽永远留存;有的同学则寻一处安静的角落,捧起书本,静静地看书背题。淡淡的芬芳与学子的嬉戏游玩声、沁人的书香交织在一起,伴随着春天的呼吸,使整个校园都弥漫着馨香的气息。
在如诗如画的杏花下,人们常常凝望满枝的花瓣,欣赏着,品味着那淡淡的清香。此时,大家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味起董林“杏林”的医德典故。据《神仙传》记载,三国时闽籍道医董奉深居山中,为人治病不取钱。凡治愈者,轻者栽一株杏树;重者,栽杏五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便用“杏林”称颂医生,以“杏林春暖”等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对于身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我们来说,这片杏园不仅仅是一处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秉承医者仁心,传承和发扬高尚的医德医风。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杏园可不只有杏树,还有梨树、樱桃树等。此时正值繁花似锦、奔放盛开之季,满园杏花争相怒放,浪漫的粉色铺满整片杏林,而梨树的白花、樱桃树的粉花也点缀其中,让整个杏园更加五彩斑斓。不同的花朵相互映衬,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调配的调色板,绘就了一幅绝美的春日盛景。
学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这片杏园的魅力,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杏园雅集·读书分享会”上,同学们齐聚在杏花树下,分享着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悟。在杏花的芬芳中,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共同成长。同时,学校还表彰了“2018年度阅读之星”,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杏园雅集·百名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更是让杏园充满了文化气息。百名学生身着整齐的服装,在杏花的簇拥下,声情并茂地诵读着经典诗词。那朗朗的诵读声回荡在杏园上空,与杏花的清香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师生游园活动也让大家有了更多亲近杏园、感受春天的机会。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起漫步在杏园小径上,谈笑风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的发展变化。曾经,校园可能没有如今这般美丽的杏园,而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通过校园杏花节,我们看到学校在塑造高雅校园环境的同时,也展示了高尚先进文明的师生精神风貌。在这片美丽的杏园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更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文化在这秀美景色中熠熠生辉,礼仪文明之风在八百里翰海璀璨辉煌。
这片难忘的学校杏花园,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和情感。它见证了我们在校园里的成长与进步,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与美好的天地。每当杏花盛开的季节,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走进杏园,感受那淡淡的芬芳,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它就像一首悠扬的乐章,永远在我们心中奏响;又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如今,这片杏园已经成为了我们心中的精神家园。它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去呵护每一个患者,传承和弘扬“杏林”精神。我们相信,在这片杏园的陪伴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学校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每一年的四月,再次走进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杏园,与杏花相约,与美好相伴。
我知道,无论未来我们走到哪里,这片难忘的学校杏花园都将是我们心中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它将永远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图/陈宝林)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