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7 月 20 日,阳光温柔地倾洒在通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别样的温暖与活力。就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石榴籽一家亲·(哈巴河—白城)两地融情夏令营”通榆站活动盛大启幕,宛如一首动人的乐章,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旋律。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夏日,来自新疆哈巴河与吉林通榆的 27 名少先队员,怀揣着满心的激动与期待,像一群欢快的小鸟,相聚在通榆年画馆,开启了一场满载文化韵味与民族情谊的奇妙旅程。这相聚,恰似两颗来自不同方向的星辰,在通榆的天空下交汇,闪耀出独特的光芒。
当队员们踏入通榆年画馆,瞬间仿佛步入了一个如梦如幻、色彩斑斓的艺术殿堂。讲解老师那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打开了队员们认知传统艺术的大门。队员们紧紧跟随着老师的步伐,犹如一群好奇的探索者,穿梭于各个展厅之间。他们的目光,被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年画深深吸引,再也无法移开。
这些年画,色彩鲜明得如同天边的彩霞,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中走出;故事扣人心弦,仿佛在娓娓诉说着往昔岁月里的点点滴滴和民俗文化的传奇。队员们完全沉浸其中,像一群认真听讲的小海绵,如饥似渴地聆听着每一个年画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民俗传说。他们的思绪,也仿佛随着这些故事,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感受着先辈们生活的温度和智慧的光芒。
而在绘画体验专区,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达到了高潮。队员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仿佛拿起了开启艺术宝藏的魔杖,尝试着勾勒年画的线条、填充传统色彩。每一笔落下,都饱含着他们对这份艺术的敬畏与热爱,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在雕琢一件世间无比珍贵的艺术品。
在这个过程中,通榆年画的艺术魅力,如同一股清澈甘甜的清泉,缓缓流淌进他们的心田。那流畅的线条,恰似岁月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那鲜艳的色彩搭配,蕴含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真挚祝福。队员们亲身领略到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也因此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文化财富的重要性,如同领悟到了守护民族瑰宝的神圣使命。
“像这样的活动真的太棒了!它不仅让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而且还让我们学到了好多平时接触不到的文化知识呢!”一位来自哈巴河的少先队员兴奋地说道,纯真的笑容在他脸上绽放,那笑容如同夏日里最灿烂的阳光,温暖而明亮。这简单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所有队员的心声,也让这场活动的意义更加凸显。
共青团通榆县委负责人感慨地表示,此次融情夏令营通过精心设计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交流环节,宛如搭建了一座坚固而美丽的桥梁,成功地为两地青少年增进友谊铺就了道路。这座桥梁,跨越了地域的距离,连接了两颗年轻的心,让他们在交流中彼此靠近,在互动中相互理解。
在未来,他们将继续积极开展此类活动,如同守护着希望的火种,让各民族青少年在广泛交往中深入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在心灵的碰撞中交融思想情感,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民族团结的巨轮稳步前行。
在这个美好的夏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通榆年画馆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下,在队员们纯真的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饱含希望与爱的种子,会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民族团结之花。这花,如同通榆年画一般,色彩斑斓,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见证着各民族的情谊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文图/刘志钊 陈宝林)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