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7月24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长春人文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20余名师生奔赴通榆县的热忱脚步。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探索的激情,来到了通榆县关工委五老工作室设在通楡第二实验小学的李锐士诗意雕影展室,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之旅。
刚踏入展室,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师生们瞬间被满室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吸引。墙壁上,一幅幅剪纸作品如灵动的诗篇,细腻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的是古老传说中的英雄豪杰,举手投足间透着豪迈气概;有的是古今中处名人,他们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传统吉祥图案在剪纸中巧妙融合,那寓意吉祥如意的云纹、象征富贵繁荣的牡丹,与现代创意碰撞出奇妙火花,诉说着时代变迁,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再看那些雕刻作品,纸片金箔在民间艺人的妙手下被赋予独特灵魂。精细的纹理,每一道都倾注着创作者的心血;独特的造型,或古朴典雅,或新颖别致,无不展现出民间艺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一尊尊雕刻作品,仿佛在轻声讲述着岁月的故事,让人不禁沉浸在艺术的奇幻世界里。
师生们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在每件作品前久久驻足凝视。他们时而凑近仔细端详作品的细节,时而微微后仰,从整体上感受作品的神韵。工作人员热情洋溢,耐心地为大家讲解每件作品的创作灵感、工艺技巧以及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听到精彩之处,师生们不时发出由衷赞叹,眼中闪烁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敬畏。有的同学迅速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下关键信息;有的同学则举起手机,从不同角度拍照留念,想要把这珍贵的瞬间永远保存。
这次参观,无疑是一场传统优秀文化的饕餮盛宴。师生们跨越了书本与现实的界限,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真切领略到非遗的独特魅力,也深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师生们对非遗传承的兴趣之火。不少同学在参观结束后,纷纷表示想要进一步了解非遗,学习相关技艺,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活动,也让师生们深刻意识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重大。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非遗文化更需要大家的关注与呵护。未来,长春人文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积极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文化传承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文图/陈宝林)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