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响应号召,投身乡村建设,以创新思维和不懈努力在乡土大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吉林省通榆县十花道乡的“90后”青年白士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放弃城市打工生活,毅然回乡养殖蚂蚱,不仅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更成为带动周边夜市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
白士奇的创业之路始于今年4月。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他敏锐地捕捉到蚂蚱养殖行业蕴含的巨大潜力。蚂蚱养殖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等显著优势,在当前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中,蚂蚱作为特色食材,无论是生鲜销售还是经过烹饪加工后,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基于这样的判断,白士奇果断投资3.5万元,在十花道乡新富村建起3座500平方米的养殖大棚,专注于培育“东亚飞蝗”这一优良品种。
创业初期,白士奇遭遇了诸多挑战。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批蚂蚱卵的孵化率仅为80%,这无疑给满怀信心的他泼了一盆冷水。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而是迅速调整心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他通过查阅大量专业资料,向行业专家虚心请教,并亲自蹲守在大棚里,对孵化过程进行反复试验和摸索。终于,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运输过程中蚂蚱卵因薄膜易损而出现损耗,且孵化时温湿度控制不够精准。针对这些问题,白士奇采取了在孵化池上加保鲜膜等有效措施,成功提高了孵化率,为后续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白士奇的蚂蚱养殖场步入正轨。走进新富村的蚂蚱养殖场,只见白色大棚整齐排列,构成一道独特的乡村产业风景线。棚内,手指粗的蚂蚱四处蹦跶,发出“簌簌”的声响,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些蚂蚱食量惊人,50斤的青草只需2小时就能被吃得一干二净。头一茬蚂蚱在2个月左右即可出棚售卖,预计收获700多斤,按照市场价40元一斤计算,仅这一茬就能带来近3万元的收入。倘若将蚂蚱烹饪后在夜市销售,每斤利润还能再增加1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如今,白士奇养殖的蚂蚱凭借优良的品质,在本地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无论是生鲜市场还是夜市摊位,都成为备受欢迎的抢手货。据估算,他今年的年收入有望突破8万元,小小的蚂蚱真正“蹦跶”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蚂蚱在夜市的火爆销售,也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夜市经济的发展。以蚂蚱为特色食材的各类美食纷纷涌现,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为夜市增添了新的消费热点和活力。
十花道乡新富村驻村第一书记郑金鑫对白士奇的蚂蚱养殖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他表示,该品种蚂蚱投资少、见效快,2个月就能回本,具备大规模推广的良好条件。若效益持续向好,来年计划向全村推广这一养殖项目,同时积极拓宽销售途径,通过电商平台、与大型商超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蚂蚱的市场销量,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谈及未来规划,白士奇满怀信心与憧憬。他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牵头成立养殖合作社,将自己在蚂蚱养殖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乡亲。他希望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带领大家共同创业致富,让蚂蚱养殖产业成为新富村乃至整个十花道乡的支柱产业之一。
白士奇从城市打工青年到乡村“蚂蚱小哥”的身份转变,是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他用智慧和汗水诠释了乡村大地蕴含的无限生机与可能,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榜样。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正需要更多像白士奇这样敢想敢闯、扎根乡土的年轻人,他们将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文图/陈宝林)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