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七月流火,初心如磐;军歌嘹亮,礼赞荣光。7月31日,通榆县人民武装部广场旌旗飘扬、气氛热烈,永青街道“庆八一”文艺汇演在此燃情上演。这场汇聚了街道社区文艺骨干与军民力量的盛会,以歌、舞、朗诵等多元艺术形式,奏响了礼赞人民英雄、致敬伟大祖国的时代强音。
此次汇演由永青街道精心策划,集结了金色时光艺术团、丹顶鹤艺术团、夕阳美艺术团、梅子舞蹈队等多支街道社区文艺团体,更有永青街道青年代表队与通榆县人民武装部官兵同台献艺,20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登场,用最真挚的情感、最饱满的热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红色盛宴。
演出在金色时光艺术团的舞蹈《英雄赞歌》中拉开序幕。演员们以矫健的舞姿、激昂的旋律,再现了英雄儿女浴血奋战的壮阔场景,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对英雄精神的传承,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
紧接着,丹顶鹤艺术团带来的乐队演奏《红歌六连奏》奏响了红色记忆的序曲。《东方红》《映山红》等经典旋律接连响起,熟悉的音符如穿越时空的纽带,将在场观众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唤起了心中深藏的红色情怀,台下不时响起共鸣的掌声。
一曲终了,董凤成老师的男声独唱《军中绿花》温情登场。“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悠扬的歌声中,既有军人对家乡的思念,更有对使命的坚守,细腻诠释了军人铁骨之下的柔情与担当,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楚玉林、苑景霞带来的朗诵《永恒的荣光》则以铿锵有力的语调,追忆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英雄事迹。“他们的名字,是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永恒;他们的精神,是照亮民族前行的灯塔”,激昂的文字与真挚的情感交织,让在场观众在声音中追寻英雄足迹,感受荣光的磅礴力量。
红色经典历久弥新,一路欢歌舞蹈队演绎的《红色娘子军》选段,以灵动的舞姿再现了巾帼英雄们冲破枷锁、投身革命的英勇故事。演员们身着军装,动作刚柔并济,将红色娘子军的坚韧与果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艺术熏陶中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夕阳美艺术团的合唱《军歌联唱》紧随其后,《团结就是力量》《咱当兵的人》等一曲曲嘹亮军歌接连唱响。老同志们精神矍铄,歌声雄浑有力,唱出了军人的豪迈气概,更唱出了军民同心、共筑家国的壮志豪情,现场气氛愈发高涨。
王桂兰与董波带来的男女声二重唱《绿色军衣》,以深情的对唱诠释了军人与军装的特殊情谊。“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歌词中蕴含的青春热血与无悔担当,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军人对使命的忠诚与对祖国的热爱。
王思博、王大春的男女声二重唱《绿旋风》则风格一转,以明快的节奏、昂扬的旋律,展现了当代军人的飒爽英姿。“一阵绿旋风,吹得我心动”,歌声中传递出的蓬勃朝气与无坚不摧的“绿色力量”,让人为之振奋。
金色时光艺术团再次登台,以舞蹈《五星红旗》致敬国旗。演员们手持红旗,舞姿庄重而灵动,将对国旗的敬畏、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每一个动作,让观众在视觉震撼中感受国旗的庄严神圣与国家的强大力量。
雷光琴老师的独唱《军人本色》,以醇厚的嗓音唱出了“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的军人情怀,将军人在平凡中坚守、在危难时冲锋的铁血与柔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引发全场共鸣。
张辉带来的朗诵《民族的丰碑》,则以深沉的语调讲述了中华民族在磨难中崛起、在奋斗中前行的历程。“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丰碑是精神的坐标”,激昂的文字如重锤敲在人心,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与崇高。
梅子舞蹈队的手舞《献给最可爱的人》,以细腻的动作、饱满的情感,向保家卫国的军人致以最诚挚的敬意。演员们用手语传递心声,每一个手势都饱含着对“最可爱的人”的感恩,无声的舞蹈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永青时代少年团的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稚嫩而坚定的歌声,唱出了新时代青少年对党的感恩与追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熟悉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荡,展现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希望与力量。
演出在梅子舞蹈队的舞蹈《国家》中落下帷幕。“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演员们以舒展的舞姿诠释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舞姿中饱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对民族复兴的期盼,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汇演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军民情感的交融。正如主持人所言:“今天,我们用歌声、用舞蹈、用朗诵,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 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到当代军人的使命担当,从红色经典的重温到少年一代的传承,每一个节目都承载着对历史的铭记、对英雄的敬仰、对祖国的深情。
此次永清街道庆八一文艺汇演,以“致敬”为核心,以“传承”为脉络,不仅丰富了街道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凝聚了军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在英雄精神的指引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文图/陈宝林 杨旭 叶长青)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