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长河里,有些相遇,就像命运埋下的伏笔。2024年11月,我跑步时在五组菜地偶然遇到桂植贤老人和他的老伴,他们正弯腰采挖红薯,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简单交谈后,他们的乐观与善良深深打动了我,从那时起,我就盼着能再拜访他们,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
今年正月尾,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终于走进了桂老的家。那是一座宁静的小院,茶香四溢。桂老缓缓开口,一段满是热血与牺牲的家族历史,就此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家族的红色记忆
桂老家族的故事,是一部用热血与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他的爷爷桂家模,本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动荡年代,怀着满腔报国热情投身革命。那时候,生活艰难,革命之路更是充满危险,可桂家模没有丝毫犹豫,一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最终,他为理想献出生命,成为家族的英雄,被后人敬仰。
大爹桂敏,加入赤湖游击队后担任指导员。游击岁月艰难无比,敌人四处围追堵截,生活条件极差。但桂敏和战友们相互支持,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一次次与敌人周旋。在枪林弹雨中,他们从未退缩,为革命事业拼尽一切,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四婆婆张荣香,虽是女子,却有着不输男子的坚毅。她也是赤湖游击队的一员,在残酷的战争中,承担起传递情报、筹备物资的重任。面对敌人的威胁,她毫不畏惧,坚守秘密,为革命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家族的骄傲。
民国19年的中秋节,本是团圆的日子,却成了家族的噩梦。一个叛徒为了私利向敌人告密,反动分子高传贤带着爪牙闯进村子,抓走包括一个四岁孩童在内的五口人。他们被押到徐家湾,面对滔滔江水,敌人残忍地将他们枪杀后抛入江中。瞬间,五个鲜活的生命消逝,悲痛笼罩了整个家族。
幸运的是,四爷爷桂家鸿在老乡徐立如冒险报信后得以逃脱。当时,他心急如焚,翻过坝墙,躲进江边芦苇荡。四爷爷是个老革命,早年在南昌读大学时与方志敏烈士同窗,受方志敏影响加入共产党。在复杂危险的斗争中,他先后担任九江市党部教育科长、浮梁县组织部长,为革命传递关键情报。解放后,他在农业部和黑龙江工作,凭借出色能力和奉献精神,成为享受十二级待遇的高干。
桂老讲述这些故事时,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怀念,声音微微颤抖,言语间都是对先辈的骄傲。这些故事,不仅是家族的回忆,更是这片土地上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育桃李的教育生涯
从1960年到2001年,桂老在永安中学的讲台上坚守了四十多年。他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说起学生,桂老脸上洋溢着幸福。他的学生遍布各地,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有的在仕途施展抱负,在广西宜宾任职;有的在上海担任副厅级职务,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有的潜心学术,获得博士学位,成为行业精英;还有不少学生投身商海,成为企业家,其中一位还是庐山直升机的投资商之一。
“这么多年过去,他们还惦记着我,师生情谊最珍贵。”桂老回忆起和学生相处的时光,那些青涩的面孔、求知的眼神,以及毕业后的问候、拜访时的欢笑,都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平凡又幸福的晚年
如今,桂老和84岁的老伴王桂英守着小院,日子安稳自在。老伴闲不住,把屋前两亩地打理得生机勃勃,种满蔬菜,还养了鸡。每天清晨,都能看到她在菜园忙碌的身影。桂老笑着说:“我老伴一辈子勤快,像她这个年纪还这么忙活的,没几个。”
桂老生活简单健康,不抽烟、不喝酒,对麻将、纸牌没兴趣。他觉得,沉浸在书里的乐趣比什么都强。每天早上,阳光洒进院子,他就坐在书桌前看书。他还喜欢在村子附近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看着庄稼生长,听着鸟儿欢叫,享受这份宁静。
春节是桂老一家最热闹的时候。子孙们从各地赶回,小院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大人们围坐聊天。桂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九江,经营过药房,涉足建筑行业,儿子在市国资委经营公司担任领导职务,还为桂家添了重孙和重孙女,重孙女成绩优异。小儿子在柴桑区沙河街,从事建筑装璜工作,即将退休,他的儿子也在建筑公司干得不错,有个活泼的重孙子。十三口人的大家庭齐聚一堂,满是烟火气和幸福,这是桂老最幸福的时刻。
在长江边这个宁静的村庄,桂老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家族精神、教育情怀,像种子一样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向前。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