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行丨从故宫百年变迁 感悟总书记关切的文脉创新传承

2025-10-29 16:18: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5年10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展厅里,一幅幅书法、绘画名作,一件件青铜器、玉器、瓷器等,见证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和赓续绵延的文脉。习近平认真听取讲解,不时驻足察看、询问有关情况。他指出,故宫博物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保护好故宫,发挥好故宫的作用,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故宫人的光荣使命。

观众在“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上观赏青铜莲鹤方壶。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观众在“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上观赏青铜莲鹤方壶。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今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回溯历史,从昔日的“人之居所”,到今天承载亿万民众文化向往的“文化家园”,故宫博物院的百年变迁,正是中国博物馆事业从筚路蓝缕到蓬勃辉煌的生动缩影。

对故宫博物院的珍视,始终贯穿于习近平的文化情怀之中。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曾这样说:“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2017年11月8日,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他再次强调:“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或者更早。中国的文化是没有断流传承下来的。”跨越时空的论述,彰显着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

一脉文渊,需以匠心守护;百年传承,更需创新赋能。今年6月,在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腾跃古今——马文化数字艺术展”中,一匹灵动的数字白马成为“流量主角”,让观众在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故宫博物院共有195万余件(套)文物,其中有106万件完成高精度数字采集;经过筛选、整理并向公众开放的数字文物达10万余件。

“文物数字化赋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机遇和责任。”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主任苏怡的感慨,道出了文化传承者的使命担当——数字化正为文物保护、文化传播打开无限想象空间。

观众在故宫大高玄殿数字馆参观“腾跃古今——马文化数字艺术展”。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观众在故宫大高玄殿数字馆参观“腾跃古今——马文化数字艺术展”。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故宫博物院的创新实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习近平的文化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殷墟博物馆考察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再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在习近平的引领推动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故宫日历、云游故宫……如今,随着文物数字化赋能的深入推进,曾经“高冷范儿”的文博正以多元姿态融入日常;“考古热”“非遗热”百花齐放,“国风”“国潮”万紫千红;“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了绵延千年的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正如习近平在此次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时寄予的殷切期望:“新起点上,故宫博物院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让故宫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世界读懂中华文明、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百年故宫,风华正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守护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这座凝结着民族智慧的文化殿堂,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民族复兴之魂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