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提出十点具体要求,旨在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以严格公正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执法需严守法律界限,不得违法干预经济纠纷或侵害经营主体权益。执法部门查封、扣押、冻结经营主体财产时,应遵循权限、范围、数额和时限规定,同时禁止违法异地执法或异地管辖,防范逐利性执法司法活动。
据悉,某民营企业涉嫌诈骗案由异地警方侦办,涉案金额约 13.6 亿元,目前案件已一审宣判,被告人不服判决正在上诉。该企业及其母公司拥有超万名员工,业务覆盖多个领域,此次涉案为其中一项业务。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查封资金高于涉案金额、部分涉案人员羁押时长及相关材料合规性等相关情况,引发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明确,将严格区分各类行为界限,把握刑事犯罪认定标准,防范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对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违规经济行为,依法处理;涉企新类型案件审慎办理,必要时提级管辖;同时强化涉企产权刑事案件申诉再审工作,健全冤错案件防范与甄别纠正机制。目前,相关案件仍在司法审理进程中。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