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紧日子”更要讲担当

2025-10-10 14:20:4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过紧日子”不是少办事的理由,而是讲担当的要求。要把“过紧日子”视为作风“正衣镜”,在好作风中筑牢责任担当

当前,多数地方党政机关形成“过紧日子”的优良作风。然而,个别地方把“紧日子”过成“懒日子”,以勤俭节约为由不担当不作为。

有的地方以条件有限搪塞、资金不足拖延,放缓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的步伐;有的采取“一刀切”做法,砍削必要的办公经费、培训支出和基本福利;有的“明减暗增”“虚晃一枪”,将一般性支出转移到项目经费,搞起了数字游戏。“紧日子”的异化,本质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祟,不仅背离政策初衷,更损害群众利益、拖慢发展脚步。

“过紧日子”不是少办事的理由,而是讲担当的要求。要带头担当作为,强管理、提效能、盘资源、抓长效,把紧日子过实、过好、过长。要树牢“勤俭节约讲担当”的理念,摸清财政“家底”,明确发展优先级,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让资源向民生刚需、产业关键、创新领域倾斜,在服务效率上做“加法”。要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物资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调剂,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花更少的钱,办更好的事,让“紧日子”过出高效能。要把“过紧日子”视为作风“正衣镜”,坚决筑牢廉洁防线,在好作风中筑牢责任担当。

从制度上管“紧”,才能把紧日子过长。要加强制度保障,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审计监督,畅通监督渠道,防止“紧”在口头、“松”在行动。要建立浪费典型案例通报制度,以案为鉴强化警示教育,拧紧干部“思想弦”,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干实事上,真正造福人民群众。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