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非遗入乡村,文化传承绽光芒

2025-07-03 10:40:07    来源:中国城乡发展网    

本网讯: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文化传承的种子正悄然生根发芽。近日,吉林省通榆县关工委五老工作室的民间艺人李锐土先生,将 40 幅精美的剪纸非遗作品赠送给了十花道乡曙光村民俗博物馆。这一善举,不仅为乡村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色彩,更让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0450585376931261_26.jpg

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它以简单的剪刀和纸张为载体,通过艺人们的巧手,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与故事。李锐土先生作为吉林省民间艺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图案精美,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创意。此次赠送的 40 幅作品,涵盖了吉祥寓意、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多种主题,每一幅都凝聚着他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也体现了他对乡村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10451885371640418_26.jpg

十花道乡曙光村民俗博物馆,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的使命。此次接收李锐土先生赠送的剪纸作品,无疑是博物馆的一次珍贵收藏。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展品内容,更为乡村居民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剪纸非遗的机会。博物馆内,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被精心陈列,吸引着众多村民前来观赏。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作品前,听着讲解员介绍剪纸的历史和技巧,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老人们则在作品中寻找着熟悉的图案和记忆,感慨着传统技艺的精湛与传承的不易。剪纸作品的入驻,让博物馆成为了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激发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10453049436109592_26.jpg

“剪纸非遗作品入村博物馆,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更是一次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当地文化工作者如是说。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文化振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引入像剪纸这样的非遗项目,乡村的文化氛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为乡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以剪纸为切入点,当地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举办剪纸培训班、剪纸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10454558811232670_26.jpg

“这次剪纸作品赠送,让我看到了乡村文化传承的希望。”李锐土先生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让剪纸艺术在乡村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未来,他还计划继续与乡村博物馆合作,开展剪纸教学、创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传承者,让剪纸非遗在乡村代代相传。

10455786932179834_26.jpg

剪纸非遗作品入村博物馆,是乡村文化大放异彩的生动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传承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图/陈宝林)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