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老年活动中心热闹非凡,欢声笑语频频传出。原来,“白医书香行之书香润边疆”图书捐赠仪式正在此举行。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有几个身影忙前忙后,负责组织、拍照、记录……他们就是白城医高专驻村戍边干部张宝和他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团队。
个人事迹
“我年轻,要多历练,多为乡亲们做点实事。”
今年是张宝开展驻村工作的第四个年头。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张宝经历了从校内管理岗干部到驻村干部的身份变化。在边境村驻村半年多,他早已和这里的村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东阿拉村也变成了张宝口中亲切的“我们村儿”。
“来到离家900公里外的边境村工作,内心既兴奋又忐忑,对我来说这既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未知的考验。”电话中,张宝向笔者介绍,2021年6月,走上工作岗位刚满3年的张宝,主动报名前往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包保的大安市丰收镇新乐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正因为有了两年的驻村工作经验,今年5月,该学校响应省委组织部门号召,张宝再次主动请缨,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重点边境村)任戍边干部。
初来东阿拉村,时值五月,村里早晚温差大,住宿条件艰苦,夜晚的温度只有十几度。“其实最让我心焦的是,家人总是担心我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张宝说,每当夜深时,孤独和思乡之情便如潮水般涌来,在这期间,张宝4岁的孩子生病了,而他却因工作原因不能离村,张宝的爱人和父母带着孩子去北京看病,作为父亲,不能陪伴,张宝总觉得愧对孩子。
尽管如此,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碍张宝的工作热情,第二次驻村工作,他已然轻车熟路,适应和进入工作状态更快。由于东阿拉村是多民族村,张宝开始努力学习当地文化,尝试与村民们沟通,积极入户走访、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和当地老百姓闲话家常,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农业生产,从文化教育到电商运营,为进一步开展深入驻扎工作做筹划、打基础。“我年轻,要多历练,要多为乡亲们做点实事。”这是张宝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村儿里来了‘戍边大学生’,我们的干劲儿更足了!”
8月15日,东阿拉村迎来了9名年轻又有朝气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领导的指示要求,着力做好大学生们的工作安排和生活保障,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兴边富民引入更多资源、带来更大助力,经乡村两级党委研究决定,委任张宝作为该团队的主要负责人。
“村儿里来了‘戍边大学生’,我们的干劲儿更足了!”张宝在电话中向笔者娓娓道来。这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刚来村里时,也曾遇到过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因为他们来自全国6省9地,有几名学生是南方人,对北方的冬天不太了解,带的衣服都很薄,而且他们的生活补助也不多,每天出门工作冻得哆哆嗦嗦,也舍不得买棉衣穿。张宝见状,毫不犹豫自掏腰包给9名学生每人买了一件羽绒服,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北方的冬天。
今年中秋节,乡里村里的公职人员都放假了,这群大学生离家千里,没法回家和亲人团聚。张宝提前做足准备,特意去市里给大家购买月饼和水果,又买回了新鲜的肉馅,领着他们包了一顿香喷喷的水饺,让这些戍边大学生远在他乡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别样佳节。“孩子们的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刚迈出校园需要更好地适应戍边工作。但他们都非常积极,已经逐渐融入了村里的‘大家庭’,与村民们相处非常融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张宝告诉笔者,由于交通不够便利,他们当中如果有人生病了,不管几点,得知消息后,张宝都第一时间驱车赶到,带其去医院看病。平时,张宝的个人用车也成了大家的“公交车”,不管村里谁遇到困难,他都随叫随到。
“我看到了他们勤劳善良的品质,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不仅是在生活中,在开展驻村工作过程中,张宝和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们也无时无刻不在用行动践行着奉献精神。在帮助村民联系农产品销售渠道时,村里找不到人去开车送货,他们便化身司机,亲自运送产品;人手短缺找不到人帮忙,他们就成了搬运工;为了拓展市场,寻找产品销路,他们便又亲力亲为,承担起了销售的职责;帮扶项目的产品从生产到最终销售,他们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都凝聚在其中。
半年过去了,张宝和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努力付出逐渐得到了回报。他们负责的电商和西部计划志愿者相关工作也取得了些许成就,村民们更是对他们十分认可。这期间,张宝带着团队积极协调村委、珲春市商务局及社会资源为村里争取帮扶资金5万余元,采购了先进的直播设备,搭建了功能俱全的驻地直播间,并于今年9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年轻人有青春活力,思维活跃,我们经常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工作思路。在这期间,我不仅看到了他们勤劳善良的品质,更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张宝说,为了更好地帮助村里销售农副产品,他带着志愿者团队还精心打造了“东阿拉村,老吴”和“小张老师的驻村日记”2个抖音账号,目前共计收获粉丝数1636人,发布数十条与帮扶工作相关的短视频,浏览量已超过了10万余次,点赞量累计超6000余次。目前,已经进行60余场直播,观看人次超1万,农产品成交量累计销售已过万元。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共青团延边州委的认可,“延边青年”公众号连续转发了5条“小张老师的驻村日记”优质视频。
“家人理解我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这份选择的意义!”
笔者在采访中获悉,张宝和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故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前不久,张宝带着9名志愿者接受了吉林省电视台专题采访暨《爱上吉林,边境村来了大学生》,新闻报道以筑梦边疆,让青春散发光和热为主题,彰显了志愿者的青春本色。
“当我的家人第一次来边境村探望我时,他们被这里的淳朴和热情所打动。他们看到了我与村民们、与志愿者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看到了我在这里所取得的成就。那一刻,他们开始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他们终于明白了我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和有意义。”电话中,张宝有些哽咽。
据了解,今年8月,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卫国戍边党小组在东阿拉村荣疆青年之家大学生青年公寓正式挂牌成立。为此,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投入包保帮扶资金2万余元,经过1个月的筹建周期,于11月8日完成了搭建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活动室涵盖了包括会议室、宣誓区、阅览室、文化墙等多个功能区。同时,通过审核建立了“荣疆青年之家”公众号,用以宣传发布张宝和团队志愿者们驻村工作的相关报道。
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张宝和西部计划志愿者们一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他们真诚的感情,无私的奉献,平凡的事迹,在点滴付出中给乡村群众带去了希望。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张宝多次被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评优并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驻村感悟
“驻村帮扶工作虽然艰苦,但我甘之如饴,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同西部计划戍边志愿者共同工作,意义非凡,这将成为我生命历程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张宝如是说。(文图/李家慧 陈宝林)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