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系统推进耕读教育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2025-03-21 18:17:41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农业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学校百年崇学事农精神,发扬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科学研究院合署改革带来的科教产教协同育人优势,系统推进耕读教育,着力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促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取得实效。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耕读教育的方向性。学校立足山西资源禀赋,实现耕读教育和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出台系列方案,组织开展山西农史、山西农谚、涉农高校绿色教育实施路径等耕读教育研究,编写《传习耕读》《耕读时光》《劳动教育集萃》等耕读教育教材讲义。2021年开始举办“耕读讲堂”,先后邀请58名不同战线的劳动模范、先进典型等讲述岗位奋斗故事,宣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依托2022年新建的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积极开展“我在黄河读懂中华农耕文明 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深耕细作的实践中直观感受农耕文化,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

服务乡村振兴,强化耕读教育的时代性。学校依托合署改革优势,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课堂+服务乡村+创赛培育”耕读素养提升体系。依托遍布全省的科研院所资源,把科学研究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在实践环节中加入空间育种、智慧农业等技术;从山西省乡村地域的多样性出发,选定朔州市应县望岩村、忻州市定襄县横山村等8个村,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行动”;依托大学生创业园、“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园两个省级众创示范基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在科研院所、服务乡村振兴和“双创”实践中塑心正行。针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开展耕读教育与全农科人才培养结合的新路径,2021年起面向山西省73个县(市、区)定向培养了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共计365名公费农科生,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遵循教育规律,强化耕读教育的科学性。学校从1998年开始“劳动周”并纳入必修课,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生获得一周的劳动历练。突出“耕读教育+现代农业教育”,结合专业学习,开设农史农俗、农事节气、农耕与生活艺术、营养健康和农业概论、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治理等耕读课程;注重“耕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出版《耕土耘心——生态文明课程思政案例集》,通过耕读实践,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是中国式现代化;加强“耕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耕读实践、集体劳动、乡村康养作为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学生压力、矫正学生心理行为的措施和路径。

突出样板引领,强化耕读教育的示范性。学校积极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立卓越农林人才实验班、本硕统筹培养班、创新创业先锋班、乡村振兴实验班等人才培养新路径。针对现代农业发展新需要,建设智慧农业学院、设施与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促进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2023年2月,《耕土耘心 沃土春华“一体两翼三支撑”耕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应用》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3年7月,承办全国耕读教育研讨会,在会上进行了耕读教育经验交流和模式推介。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耕读教育的协同性。学校领导班子找准耕读教育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增长点,将耕读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共建19个产业研究院,探索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新路径,组建了一支数量充沛的“农科院+农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的有效衔接。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耕读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积极架设高等教育对接基础教育的有效通道,推动在各学段之间形成“耕读+思政”教育合力,实现不同学段手拉手共画耕读教育“同心圆”,在建设耕读“大课堂”、搭建耕读“大平台”、建好耕读“大师资”上产生协同效应,综合提升耕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编辑:杜利勇 张能改]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