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华石村村民廖先生喜添一子,他打算为孩子办满月酒。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监督员听说后上门帮廖先生算清人情账、经济账。于是,廖先生打消了大操大办的想法,改成一家人简单吃顿饭庆祝,节省开支约1万元。
无独有偶。港口区企沙镇山新村脱贫户吴乃辉也从移风易俗“旁观者”变成“受益者”,又自发成为“宣传者”。“村里提倡移风易俗婚丧事宜简办后,我把省下的人情开支用来发展养殖,简办攒下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每年可增收1600多元。移风易俗为我们增收致富帮了大忙。”尝到“减负”甜头后,吴乃辉主动当起了移风易俗义务宣传员。
华石村、山新村村民的转变,是防城港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市紧抓移风易俗的痛点、难点,以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为支点,通过制度创新、文化浸润、群众共治等,将“俗成”变“约定”,给传统陋习画上红线。同时,优化宣传和服务方式,引导群众变“讲排场”为“讲文明”,让群众在操办红白喜事时“轻装上阵”,一把“金钥匙”打开乡风文明和群众减负“两把锁”。
防城港市打出移风易俗“组合拳”,建立起移风易俗联席会议制度和市、县、乡三级移风易俗专班,推动全市274个行政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和规范红白喜事操办规模、礼金上限和监督管理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群众身边移风易俗榜样等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引导群众破除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形成了“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厚养薄葬”的社会共识。今年以来,该市已有70多户村民积极响应倡议,控制红白事操办规模,节俭办酒席。
为推动“文明变现”,防城港市积极探索将移风易俗等行为纳入村民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建立“行动换积分、积分转习惯、习惯化新风”的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引导村民通过参加移风易俗活动、村容村貌整治等获取积分,极大增强了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目前,防城港市正在打造“十万大山文明润新风”“边海新风·文明尚礼”等移风易俗品牌,出台《防城港市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关于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倡议书》等制度、倡议,举办“文明暖心”“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等大型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移风易俗新风正从深山瑶寨吹到海边渔村,从十万大山吹到国门口岸。(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苑长军 通讯员 史忠治)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