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南城区农大社区在阵地建设工作中,以社区养老为出发点,升级打造 “六享六助”服务品牌,让更优质的养老服务、产品、阵地能够触手可及。
聚焦“六享”提质效,绘就幸福养老“新图景
”尽享政策:政策解读“零距离”,贴心资源惠居民。为切实提高居民的政策知晓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农大社区以网格宣传“栋对栋”、入户宣传“户对户”、窗口宣传“人对人”、活动宣传“面对面”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宣传活动,让相关政策深入民心。同时,农大社区将开通“红色代办直通车”,党员网格员包联片区,为失能老人上门办理业务,答疑解惑;党员与专职人员实时解读高龄补贴、银龄御险等惠民政策,让政策红利直达民心。
悠享服务:党群阵地焕活力,温馨家园聚民心。社区建造为集党员活动室、矛盾调解室、为老服务室、图书室等众多功能室于一体的为民服务阵地,社区食堂非供餐闲时化身“共享空间”,供居民下象棋、写书法等日常活动以及厨艺比拼、团购品鉴等主题活动,在烟火气中营造邻里互动场景,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不仅为老年人搭建了交流互动平台,还增强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更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充分利用社区食堂创新推出“课后晚托服务”,开设作业辅导、兴趣阅读、互动游戏等课程,同步提供营养晚餐,让家长安心托管。
乐享实惠:“红色积分”惠民生,暖心好物“兑”日常。农大社区将社区治理与积分兑换有机融合,创新推行“红色积分计划”,引导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用“微积分”撬动“社区治理杠杆”。社区党支部制定《社区党员积分管理方案》,按照积分对象不同,将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文化活动、政策支持、协商议事等纳入积分管理事项,量化不同对象参与社区事务的积分清单。合理设置积分。发挥毗邻山西农业大学的优势,探索成立由社区党员和学院青年组成的农大社区“帮帮团”,推动大学生青年与社区双向奔赴的志愿服务计划落地。
畅享智慧:数字网格双驱动,无忧康养“云守护”。农大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让自理类老人或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属无偿加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商家+老人+智能终端”四位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延伸结合社区、驿站和基地的资源,线上对居家老人提供全天候健康监测和安全监测,实现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上传,形成大数据模型和数字化资产,为老人的服务需求数字化画像,达到与子女、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信息互通可以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的目的;线下则依托实体商家、医疗、家政和养老机构等根据个性化服务需求精准提供商品配送,居家照护、健康管理、卫生保洁和旅居养老等服务。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打造并推广性价比高、专业及时和有机健康的老年生活方式。
安享资源:网格托底强保障,“圈链双融”惠万家。农大社区梳理归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以居住小区为中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不断完善拓展社区便民服务项目,辖区内学校、超市、医务中心、餐饮中心、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企业、商铺应有尽有,15分钟步行可到达满足吃、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各类公共场所,出门即可解决购物、锻炼、看病等生活需求,让居民足不出圈,“近”享高质量生活品质。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以夕阳红为支撑,为服务驿站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后勤、文化娱乐等的支持,通过各项资源的共享使驿站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源和运营成本,以确保驿站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可以使农大社区、夕阳红基地、智慧养老中心和社区食堂的资源相互支撑、有机結合,为农大社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舒享安全:红色管家守平安。农大社区按照“政治强、善沟通、乐奉献”标准,构建“1+3+N”组织体系(1个社区党支部统领、9个基础网格覆盖、N名“管家”包联到户),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方式,从社区干部、优秀党员、物业骨干中遴选9名“红色管家”。建立“发现问题—快速处置—反馈评价”闭环机制,推动“红色管家”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治理”。构建线上线下“双网”服务矩阵,线上依托“居民微信群,24小时在线收集“微心愿”、响应急难诉求、动态建立需求清单;线下开展“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行动,定期走访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实现服务零距离。创建“管家—社区—部门”三级响应机制,将群众诉求、“管家”巡查发现的问题,由“红色管家”首接负责,能解决的立即解决,超出能力范围的及时上报社区,由社区支部汇总分析,链接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联动解决,并及时向“红色管家”和居民反馈。
做实“六助”暖民心,架起党群连心“彩虹桥”
助餐服务:红色炊烟暖万家。“社区食堂”根据老人和儿童营养需求,合理搭配和定制菜谱,在饮食质量、饭菜价格、口感风味等方面为他们量身定做。食堂每日都会对菜谱进行调整和更新,注重营养均衡,烹饪方式少油少盐,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破解了老幼群体“吃饭难”问题。社区还组建了“银发送餐联盟”,吸纳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多元力量担任“幸福食速递员”,构建“线上预约+网格化配送”高效送餐体系,实现辖区内“15分钟精准送餐到户”。同时线上积极开发专属社区食堂订餐小程序。老年人不仅能提前预订当日餐食,还可根据自身饮食禁忌、口味偏好进行个性化备注,也能自由选择堂食、配餐点取餐、送餐上门三种方式。同时,子女可通过小程序远程为老人代订餐食,实现“一键尽孝”,既方便了老年人,又让在外子女安心。
助医服务:健康网格护安康。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健康驿站”,定期为老年人测量血压、血糖、体重等基本健康指标,建立健康档案,跟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每月安排家庭医生坐诊,开展免费义诊;建立“家庭医生党员责任区”,党员医护带头实施“慢病红黄蓝三色管理”。
助洁服务:志愿红辉映夕阳。组织保洁志愿者团队,为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清洁、衣物洗涤等服务,让居家环境更舒适;网格员定期巡查卫生状况,联动物业解决管道维修、垃圾清运等问题。
助行服务:爱心车轮传温情。在社区食堂公共区域站设置助行器具共享点,提供轮椅、拐杖等便民设备免费借用服务。
助急服务:红色闪电显担当。便民服务大厅内设置“应急物资红色驿站”,储备药品、氧气袋等急救物资,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网格员与家属、医疗机构实时联动,实现“5分钟应急圈”全覆盖。
助乐服务:银龄向党绽芳华。培育“党员调解队”“红领巾敬老团”等代际融合项目,组织老人开展文艺演出、手工制作等活动,培育书法、合唱等兴趣团队,让养老服务更有情感温度。 (孙泰雁 陈鹏飞)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