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检测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吉利汽车晋中基地总装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装配汽车。
山西太谷玛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管件。
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观察设备运行数据。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山西,走进展厅、车间,对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念兹在兹。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阳泉、太原考察调研。这次在山西考察,总书记对如何推动产业升级指明方向:要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形成体现山西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走进晋中市产业建设发展一线,创新创造热潮奔涌、活力迸发,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喜讯连连。从高新技术研发的专注身影,到传统产业升级的大胆革新;从新兴产业崛起的蓬勃态势,到特色产业深耕的笃定坚持,处处奏响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全方位转型的奋进乐章。
近年来,全市上下牢记领袖殷殷嘱托,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三条主线,持续抓好项目招引建设、企业转型发展、产业融合集聚,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加快构建体现晋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甲醇重卡实现从小批量生产到大规模应用,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国领先,高端装备制造畅销海内外,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文旅产业生机勃勃……在产业转型的大潮中,晋中市正以独特的步伐和坚定的决心,向新、向绿、向智,向未来阔步前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能。
创新驱动 传统产业注入“新内核”
1秒钟,可以进行一次全部人员车辆的精准位置信息定位;2秒钟,全矿安全生产数据会进行一遍自动分析;3秒钟,1次生产系统全面巡检已经完成,128处AI视频摄像头实现从采掘、运输、排水,到选煤的全流程监管智能化。在位于寿阳县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短短3秒钟便展现了我市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革命性变革。
煤炭产业是晋中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晋中市委、市政府将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煤炭产业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作为全国首个5G智慧煤矿,新元煤矿不仅实现了矿井智慧化管理,也开启了全市煤炭产业“智变”新征程。
煤矿智能化建设带动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向“智造”迈进。走进介休瑞昇昌洗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现代化设备制造车间,耳畔机声隆隆,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机器,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抢进度,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作为洗煤设备领域的标杆企业,瑞昇昌不仅实现了跳汰机、重介洗煤设备等产品的全流程制造,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信赖,更以持续的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瑞昇昌先后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制造业方面,晋中有着雄厚的基础。如何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晋中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竞相涌现,经纬纺机、榆次液压、尚太锂电等重点企业成为“晋中制造”的亮丽名片。
工业机器人手臂不停摆动、精准抓取物料,仓储区自动化立体库实现自动出入货,AGV小车按照指令沿着既定轨道穿梭,一旁的电子数据显示屏上物料种类、库位数量一目了然……在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液压油缸分公司生产车间,记者亲身感受到了数字赋能工业的魅力。该公司通过液压挖掘机配套油缸项目,对挖机油缸、液压油缸两大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挖机油缸年产20万只,液压油缸生产效率提高60%。
以创新为帆,晋中传统产业正破浪驶向新航道,“老树发新枝”的故事每天都在这片土地上生动上演。
抢抓机遇 新兴产业竞逐“新赛道”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晋中市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首要任务来抓,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实现从龙头企业到主导产业、再到产业生态的高质量发展。
在吉利汽车晋中基地总装车间,智能系统精准调度下,一辆甲醇重卡仅需40分钟便完成装配。这条全球领先的生产线,将污染物排放降低80%,双班年产能跃升至1.5万辆,构建起直驱、增程式重卡的全产品矩阵。今年初,350辆第四代帝豪醇氢电混汽车护航哈尔滨亚冬会,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中验证“晋中智造”实力。从甲醇制备到整车应用,晋中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在甲醇经济赛道上加速突围。
晋中市以甲醇经济推动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和顺县黄岭村一带,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向阳而立,将源源不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路输送到电网系统,输送到千家万户。近年来,和顺县聚焦风能、太阳能、瓦斯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以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逐渐形成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链条完整、特色优势突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在新能源、储能等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高质量发展热潮。山西和顺大唐一期100MW光伏项目、和顺县新能源+乡村振兴600MW光伏基地项目、晋控电力和顺100MW光伏发电项目等一大批新能源项目相继并网发电,标志着和顺县在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发展低空经济,晋中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优势。今年4月,山西省首个综合性低空经济示范项目——榆社华舰山河航空飞行营地在云竹湖正式启动。随着榆社华舰山河航空飞行营地的授牌,多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首条数字低空运动航线正式启用,串联云竹湖与尧城机场,覆盖交通、巡护等场景;山河星链数字塔台揭牌并投入运营,依托5G+北斗技术,实现全域智能监控;无人机试飞验证交付基地与培训基地同步揭牌,推动行业标准化与人才培养……这些重要成果都是我市探索“低空蓝海”的创新实践。随着政策支持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晋中正以开放姿态拥抱“低空经济新时代”,开拓低空经济在生产、生活中的广阔场景,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晋中市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领产业发展向纵深迈进,形成丰富多样、安全可靠、健康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洒拖”系列擦窗机器人,远销海内外7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纳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创造性实施“资源—技术双循环”战略,技术成果转化周期缩短40%,成本降低35%;山西宇皓新型光学材料有限公司坚持攻关光学、微结构等核心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智能化……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晋中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晋中正以昂扬之势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聚链成势 特色产业撬动“新引擎”
培育打造专业镇,是山西省加快集群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于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就业富民,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意义重大。晋中市紧紧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专业镇培育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在做优做强省级专业镇的基础上,围绕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构建市县两级专业镇,让专业镇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走进位于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的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锭子厂500余平方米的无尘车间,仿佛置身于未来工厂。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雅弧线,10多个零部件在生产线上实现上下料、压装、在线检测等全流程自动化操作。作为榆次纺机液压专业镇龙头企业,经纬智能正全力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为专业镇内众多企业树标杆、作引领,携手推动产业共同做优做强。
2023年11月,榆次纺机液压专业镇从82个市级专业镇的激烈角逐中突围,正式跻身为省级重点专业镇。目前,榆次纺机液压专业镇共有218户纺机、液压生产制造和配套企业,其中主导产业企业94户、配套企业124户,包括重点(规上)企业53户,已成为中国纺机液压领域建厂最早、品类最全、销路畅通、规模可观、品牌卓越的生产基地。
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建立了聚力工业互联网平台、诚工工业互联网平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平台、线上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晋中开发区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榆次纺机液压专业镇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专业镇企业发展提供精准、高效、专业的公共服务,为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做优做精、促进专业镇提档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入选全省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后,平遥牛肉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来到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扑鼻而来的是牛肉的醇香,映入眼帘的是产业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听到的是大机器生产设备有节奏感的律动。一直以来,平遥牛肉集团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用“一块肉、一把刀、一撮盐、一只缸、一口锅”,生产出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平遥牛肉。目前,平遥县全县共有各类牛肉加工经营单位56家,产品有牛肉系列、牛肉干、牛副产品等,主要品牌有冠云、宝聚源、云青、冠陶等,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太谷区紧紧围绕玛钢专业镇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化、集群化”建设为抓手,加快玛钢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重塑玛钢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太谷玛钢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如今,太谷玛钢铸造产业由传统玛钢管件、沟槽管件、电力金具、五金铸件等初成品转型发展至健身器具、消防器材、阀门等新产品,并不断向航空铸镁铸铝件、核电不锈钢焊接件、汽车高铁铸钢铸铁件等领域延伸,形成了“5+3+N ”高端产业矩阵。玛钢管件占全国市场 2/3 以上,电力金具占全国市场 4/5,经销网点遍布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3000余家。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源头发力;一项项新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车间;产业经济加速崛起,发展质效稳步提升……这正是晋中市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塔高千寻,逐级而登;路遥万里,阔步以行。在晋中大地上,无数建设者正以脚步丈量发展之路,以汗水浇灌产业之花,每一份努力都在为现代化产业添砖加瓦。向“新”发力的晋中,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晋中日报 记者 王 菲 摄影 刘 勇 耿新洲 曹 伟)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