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轻点,金线流转,远山渐显,流水生辉……在工作室内,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光平正俯身案前,以山猫笔细细勾勒推光漆器上的纹样。笔锋游走间,金光熠熠的层峦叠嶂仿佛被唤醒,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在方寸之间奔涌流动。
杨光平与推光漆器的缘分,始于同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的引领。初中毕业后,他拜入薛生金门下,开启漆艺生涯。五年学艺,从打磨灰胎到描绘纹饰,从调制大漆到沥粉贴金,他在千百次的实践中,从一个“门外汉”逐步成长为真正掌握推光漆核心技艺的传承者。
2013年,杨光平加入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进一步深耕传统、锐意创新。他研发的推光漆沥粉工艺荣获国家级专利,作品多次在全国博览会、漆器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我们要向老一辈手艺人学习,再传授给新一代年轻人,承上启下,这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在杨光平看来,每一道工序不仅是技术的锤炼,更是与千年漆文明的真切对话。
三十年如一日俯身于漆案,杨光平始终秉持“大国工匠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他不仅精通“三金三彩”、“堆鼓罩漆”等传统技法,更积极探索推光漆器的当代语言。2023年,杨光平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被评为第二批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成为推广漆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工作室以传统为基,以创新为翼,通过创意设计不断为漆器注入时代生命力。
面对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杨光平说到:“推光漆器技艺要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要传统不流失,然后才是传承与发展。”他坚持在延续平遥推光漆器细腻润泽、绘彩鎏金的审美基础上,融入现代美学的表达方式,让古老技艺真正“活”在当下。
如今,杨光平仍以初心守艺、以行动传薪。他表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推光漆器技艺的高质量发展,让这项承载中华文明精粹的非遗项目,跨越时空、熠熠生辉。(文|闫虹霞 韩晓萌)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