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晋中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晋中市垃圾分类迈入“法治时代”。为推动《条例》落地生根,晋中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办公室开展了《条例》宣传月活动,从7月初至8月初接连开展了5场主题宣传,通过培训筑基、宣传拓面、互动暖心,让垃圾分类从“纸上条文”变为“指尖行动”,在全市掀起“学条例 践分类”的热潮。
以训促学 筑牢《条例》实施“压舱石”
宣传月期间,两场《条例》宣贯培训会先后召开,为各级单位与基层垃圾分类从业者“充电赋能”。
7月初,晋中市城市管理局向市、县(区、市)两级,深入解读《条例》中“城乡差异化分类”“全链条管理创新”“科技赋能监管”等亮点,明确个人违规最高罚200元、单位最高罚50万元的刚性要求,推动垃圾分类从“倡导性”向“强制性”转变。
7月25日,针对基层执法与社区落实的细节培训再度开展,重点讲解“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域处理”的农村分类模式、定时定点投放与计量收费制度,为后续工作划清“路线图”。
多元互动 掀起全民参与“新浪潮”
7月16日,晋中市城区工人俱乐部南广场热闹非凡。以“垃圾分类有条例 绿色生活‘分’外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中,共青团晋中市委、晋中市妇联、晋中市市场监督局等多部门联动,通过“展板解读+现场答疑+趣味游戏”三维模式吸引超1500名市民参与。
垃圾分类沙包模拟投放区前,大人孩子争相“闯关”,在欢笑中纠正分类误区;分类知识大转盘前,市民踊跃答题赢取环保礼品,3000余份宣传资料与800余件纪念品快速分发,让“学条例 懂分类”的理念随互动深入人心。
扎根社区 打通《条例》落地“最后一公里”
宣传月期间,“接地气”的社区宣传成为连接政策与群众的关键纽带。
7月29日,晋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物业、社区与街道办,深入商圈、小区发放1000余份图文宣传资料,针对“菜叶归哪类”“违规投放如何处罚”等民生疑问逐一解答,引导居民从“知道分类”到“会分垃圾”。
8月5日至7日,“有害垃圾 绿色兑换”活动走进榆次区5个社区,废电池、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可兑换湿巾、玻璃杯等实用礼品。志愿者们通过投掷沙包、模拟投放闯关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掌握分类知识,更形成“孩子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扩散效应。活动累计发放《条例》宣传单300余份,让“有害垃圾单独放”的意识扎根日常生活。
步履不停 让绿色理念融入城市血脉
一个月来,五场活动层层递进,从制度培训到全民互动,从城区广场到社区院落,累计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超5000余份。下一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办公室将持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机制,推动《条例》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商超,让“人人知晓条例、主动践行分类”成为常态。
垃圾分类,既是法治课题,更是文明考题。晋中市将以宣传月为起点,让绿色生活理念真正融入城市肌理,为建设美丽怡然晋中添上更浓重的“生态底色”。(张晋丽)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