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案警示录: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杀人罪!

2025-08-15 10:46:49    来源:中国城乡发展网    

当着孩子面捅前妻20多刀,法律如何斩断夺命黑手?  一、血案现场:赌徒前夫的“复仇“!2025年8月10日,山东临沂一名女子被前夫以“看望儿子”为借口骗开门后,在卧室内被连捅20多刀(其中5刀为致命伤),11岁的儿子全程目睹母亲倒在血泊中身亡。杀人动机:离婚后前夫拒付抚养费,因嫉妒前妻开启新生活,多次骚扰未果后预谋杀人。

二、法律定性:为何必判死刑?1. 罪名认定:  前夫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主观有杀人故意,客观实施致命暴力),非“情感纠纷”可轻判。  家暴致死若存在“放任或追求死亡”心态,即构成故意杀人(区别于故意伤害罪)。  2. 死刑概率极高:  四大从重情节:①连捅20刀远超必要程度;②当着未成年子女面行凶;③预谋作案(假借探子入室);④离婚后长期骚扰,主观恶性深。  自首≠免死:虽主动投案可轻判,但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者仍可能判死刑。同类判例:柳州男子当女儿面杀前妻被判死缓(2019年),因自首+“感情纠纷”从轻——但本案预谋性更强,量刑或更重!

三、沉痛漏洞:5次报警为何换不来救命?本案非个例!类似悲剧频发暴露系统短板:  湖南桃江案(2025年5月):女子遭前夫死亡威胁,一周内报警5次,警方仅调解未强制干预,终致其12岁儿子被砍死;法律武器被闲置:  离异夫妻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须72小时内裁定);   2025年新规明确:分手暴力、电子威胁(如微信恐吓)均属家暴,单次持刀威胁即可定罪!

四、自救指南:这些证据能救命!若你或亲友遭遇威胁:  1. 立即固定证据:录制骚扰语音、保存监控、伤痕照片、报警记录(要求出具《接处警证明》);  2. 法律手段并用:  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接近住所、工作单位);  提起刑事自诉,追究施暴者刑责;  3. 物理隔绝:更换住所、联系方式,向妇联或反家暴组织求助。

血的教训:暴力无借口,沉默会杀人!法律已亮剑——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可能判死的重罪!  社会不能总在悲剧后反思:警方需破除“调解为主”思维,对多次报警启动高风险预警;公众请记住:  “容忍换不来重生,取证报警才是生机!” 拒绝暴力,从打破沉默开始。

[编辑:杜利勇 张能改]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