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专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专家人才致以诚挚问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直接决定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质量与速度;只有深化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等工作,才能汇聚人才振兴的强大合力,真正实现乡村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教育培训,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乡村振兴的人才工作需从思想引领入手,培育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内生动力。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结合“三农”实际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惠农政策等,让人才深刻理解乡村发展的时代意义,增强投身乡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挖掘乡村本土榜样,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形式,宣传扎根基层的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者等典型案例,用鲜活故事激发人才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融入乡土文化教育,将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治理智慧等纳入培训内容,引导人才尊重、热爱乡村文化,更好融入乡村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群众信任。
强化技能提升,赋能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需针对乡村特色产业需求,提升人才的实用技能,让人才“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如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联合农业院校、农技部门等开设专项课程,手把手传授种养技术、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实用技能。搭建实践实训平台,依托农业产业园、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实训基地,让人才在实操中掌握技术要点,例如学习智能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产品包装设计等,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土专家”“田秀才”传帮带,鼓励本地有经验的种养能手、手工艺人等带徒授艺,传承本土化技能,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改良传统技艺,让老经验与新方法碰撞出产业升级的火花。
强化引才工作,完善激励机制。乡村振兴需要“引进来”与“留下来”并重,通过精准引才和健全激励,让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梳理乡村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人才缺口”,定向引进农业科技人才、乡村教师、医护人员等,避免“盲目引才”。例如,针对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引进旅游策划、运营管理人才;针对电商进村,引进物流管理、数字营销人才。完善政策激励,为返乡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确保生活有保障;定期组织人才座谈会,倾听其需求并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让人才感受到“乡村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氛围,从情感上认同乡村、融入乡村,更好地服务乡村。(平遥县到村任职选调生 刘骐珲)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