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墨脱的路通了没有?” 习近平总书记这句饱含牵挂的民生之问,不仅是对一条公路的关切,更是对边疆群众美好生活的深情惦念。从川藏、青藏公路的 “两路” 精神到墨脱公路的艰难通车,总书记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心头,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破解发展难题,铺就富民之路。这一问,问出了人民领袖对民生疾苦的敏锐感知;这一路,通向了各族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墨脱通路” 的故事正成为民生改善、发展进步的生动注脚,诠释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的深刻内涵。
聚焦交通难题,打通发展动脉。交通是民生之基,更是发展之要。墨脱曾因 “高原孤岛” 的困境,让物资运输难如登天,医疗教育举步维艰。总书记的 “通路之问”,直指制约发展的核心瓶颈。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下,建设者们克服地质复杂、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历经数十年终将公路修进墨脱,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这条公路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通道,更打破了由于地理隔绝造成的发展壁垒,从而让医疗设备进得来、特色产品出得去、教育资源通起来。从 “进藏难” 到 “藏区通”,从 “孤岛困” 到 “路网连”,交通建设的每一步突破,都在为民生改善打通关键节点,为区域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推动经济发展,迈向富足生活。通路不是终点,富民才是目标。墨脱公路通车后,当地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曾经 “养在深闺人未识” 的茶叶、热带水果等特产通过公路运往全国各地,民宿农家乐接待着八方游客,群众收入节节攀升。此番景象生动印证了 “要想富,先修路” 的朴素真理,更彰显了总书记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远见。从雪域高原到沿海边疆,一条条公路、铁路如同经济血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偏远地区充分融入全国发展大格局。民生之问的背后,是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不变追求,是从 “通路” 到 “通富” 的民生升级。
传承奋斗精神,凝聚发展力量。墨脱公路的通车,不仅仅创造了交通建设的奇迹,更孕育了 “攻坚克难、甘于奉献” 的精神。从川藏公路建设者用血肉之躯铺就天路,到墨脱筑路人在悬崖峭壁间开辟通途,“两路” 精神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和升华。总书记对 “两路” 精神的肯定,正是要让这种奋斗精神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修路架桥的征程中,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团结一心的强大合力;在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奋斗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让民生之路越走越宽广。精神的传承,让民生之问有了更深厚的力量支撑。
从 “到墨脱的路通了没有?” 的关切,到 “养好两路,保障畅通” 的嘱托,总书记的民生之问始终连着民心、系着发展。墨脱公路的通车,是交通突破的里程碑,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更是精神传承的接力棒。在新时代的民生答卷上,交通建设持续发力,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奋斗精神代代相传,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文明进步、共同富裕的新篇章。这一路,通向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这征程,承载的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平遥县到村任职选调生 董欣荣)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