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十四五”时期,晋中市卫生健康工作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防护、健康普惠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市卫生健康服务的能力水平、可及性、公平性都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升。10月28日,晋中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冯雨平,就全市“十四五”期间卫生健康工作进展,在晋中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作了介绍。

一是向精聚焦,医疗服务体系质效双升。市级龙头做强,建成2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56个市级医疗质控中心,3所省级、4所市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县域基础夯实,11所县级人民医院均达到二甲以上水平,7所达到国家县级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3所入选国家“千县工程”项目(平遥、介休、寿阳)。乡村网底兜牢,全市114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22所达推荐标准,12所达社区医院标准,10所乡镇卫生院成功创建县域医疗次中心,居全省第二。中医传承发展,11个县(区、市)全部达到省级中医药示范县创建标准,7个达到国家级示范县标准。专科实力彰显,建成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省级11个、市级2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市级42个、市评县级9个。
二是向深改革,医改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晋中经验全省推广,2021年,介休成为全国首批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2024年,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现场会在介休召开。山西日报整版报道,深度透视晋中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初步建立起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强基层的长效机制和县乡村三级医防协同机制,“15分钟救治圈”基本形成,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省级影像云平台实现全面联通。关键指标位列省一,县域内就诊率96.95%,高于省定目标6.95个百分点;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65.32%,位列全省第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51.30%,位列全省前列。2024年医改监测评价位列全省第一,县域一体化改革入选晋中市全面深化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三是向全布局,公共卫生防护网协同灵敏。强体制,市县两级成立疾控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成立公共卫生科(预防保健科)。建平台,实现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全覆盖,5名队员入选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市级全省仅10人入选);建设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市县两级实现互联互通。立标准,成立晋中市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创建5个国家级、1个省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抓规范,建成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33家,示范化接种门诊6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四是向实推进,全周期健康保障普惠共享。生育服务普惠化。介休被确定为2025年地方计生协综合改革项目县。11家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全部投入运营,县县全覆盖;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68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普惠托位数达10937个,占总托位数70%。母婴服务专业化。全市“新生儿一件事”实现线上办理。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设置儿科。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1.90‰、2.91‰;均低于省定目标。老龄服务多元化。建成26所医养结合机构,县县全覆盖。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80.5%,其中,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96%。
五是向优而行,民生健康福祉可感可及。就医体验更优化,全面落实“一号管三天”等“六个一”便民服务。开展“我陪患者走流程”“书记院长直通车”活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达5.69万人次,为患者节省费用1506万元。健康环境更友好,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四个重点推进城市之一。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共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786个,居全省第一。健康素养再提升。实施体重管理服务“一件事”,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连续5年保持增长,从2020年的20.14%提升至28.86%。(杜利勇 侯美蓉)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