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字当头,基层干部要写好“十五五”民生答卷

2025-10-24 22:55:56    来源:中国城乡发展网    

在“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措施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这就为我们基层干部在这个关键节点指明了方向——民生工作必须摒弃“虚功”,以实干为笔、以实效为墨,把“人民至上”写进每一项政策、每一次服务、每一件小事里。

一、“关键在实”是政策落地要“砸出坑”

过去,可能有个别基层干部为图省事,囫囵吞枣,口号喊得震天响,对政策不过“点个卯”“贴标签”一如“雨过地皮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杜绝形式主义”,“关键在实”,要化口号为口粮——“十五五”开局,我们基层干部必须当好为政策“添砖加瓦”的“施工队长”:

“调研先行”:用“铁脚板”丈量民情,作为选调生,这个光荣的身份就要求我们深入到基层当中去,挨家挨户问出群众心中“最盼的事”,把拍脑袋的“我想建”真正变成走街串坊的“群众要建”;紧接着就要“会建能拆”:既有“处庙堂之高”的政策高度,又能把“大政策”切成“小菜单”,比如“养老补贴”这四个字化为群众口口相谈的“谁该享、享多少、怎么领”,让政策从“玻璃窗”变成“直达快”;最后“吾日三省”:随身带一本“民生账本”,每天一复盘:“我今天做了什么,是不是完成了昨天的既定计划,明天我要为群众做些什么?”基层无小事,账本上的每一笔都是我们基层干部“关键在实”的实录。

二、“细微在实”是民生服务要“零距离”

“实”的终极标准,是群众能够从“脚尖”到“指尖”:“少跑腿、多受益”。“脚尖”走民心——“少坐办公室,多往田间跑。”,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群众有事在一线,让村民说出:“干部裤腿沾泥,我们心里才不堵”;“指尖”办实事——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不少人面临“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痛点和窘境,各种“民生小程序”层出不穷,但也滋生不少的担忧:“审批过了没有?”“多少个工作日了还没有回复?”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基层人员要以民心出发,真正将小程序的便利化为群众指尖上的便利。

最后还要“长久”见真章:“实效才是最长情的民生”,对于民生这把火,要长长久久地烧,要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群众的诉求不是一朝一夕,我们基层干部要“烧好灶”,让民生温度热起来。

三、“尽力而为”是要实实在在“有智慧”

“尽力而为”是初心,“量力而行”是智慧。

作为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最直接环节,作为基层干部,面对群众的诸多诉求,要牢记“实”的初心,不搞“打发式处理”:不问缘由,不计后果,只为看似“解决”当下问题,只会引发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干部有处理民生大小事的智慧,不搞糊弄,又量力而行,相辅相成,方显智慧。

而个中智慧,我认为在于如何撬动基层这个大家庭的“社会杠杆”,基层干部难,但我们有更接地气的群众托举,要以“实”为名,落“实”之事,取得群众信任,让群众自发支持我们的工作,真正实现“小财政”办“大民生”。

“十五五”的民生考卷,题题关情、笔笔连心,要把“实”字刻进“十五五”的每一寸光阴。基层干部唯有以“实”为纲——做到“务实、扎实、踏实”,才能把“尽力而为”的初心变成“量力而行”的匠心,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当下,我们基层干部每一次踏遍田间地头、“零距离”的民生服务、“烧好民生灶”的大智慧,都是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基垒土。唯有如此,方能答好“十五五”民生答卷,让群众在“润物无声”的实效中,触摸到“共同富裕”的真实温度。(平遥县到村任职选调生 梁思瑜)

[编辑:杜利勇 张能改]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产业园A座一层A1-013邮编:102600服务热线:010-60200664投稿邮箱:zgcx2023zs@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cx.csjrw.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