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擘画未来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一重要论述,如春风拂面,似明灯引路,为新征程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力量。它告诉我们,民生工作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的耕耘;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掷地有声的行动;不是短期作秀,而是久久为功的坚守。唯有以“实”为基,以“效”为尺,以“度”为撑,方能在时代浪潮中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政策制定求“实”,筑牢民生根基。政策是导向,是蓝图,直接关系到民生工作的成败得失。制定政策,贵在深入实际、贴近民心,既要倾听田间地头的呼声,感知车间厂房的脉搏,也要洞察市井街巷的冷暖,让每一项决策既有“地气”、更具“灵气”;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瞄准发展堵点痛点,回应社会关切热点,确保政策靶向精准、措施对症下药;要注重系统集成,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衔接当前长远目标,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政策体系,从源头上夯实“实”的基础。
举措推进重“效”,提升民生质感。举措是桥梁,是路径,连接着政策蓝图与百姓福祉。落实举措,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强化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善于攻坚克难,勇于开拓创新,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督查考核,强化跟踪问效,畅通反馈渠道,形成部署、落实、检查、改进的闭环管理,让好政策不会“悬空”、好举措不会“休眠”,在扎实的推进中彰显“实”的力度。
力量运用守“度”,保障民生可持续。力度是保障,是支撑,决定着民生事业能否行稳致远。保障民生,需要坚持尽力而为,怀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扛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做到量力而行,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尊重客观发展阶段和实际承受能力,不做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确保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良性互动。这“尽力”与“量力”的辩证统一,正是“实”的智慧体现,确保了我们的事业根基牢固、活力永续。
“实”是方法,是态度,更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忠实践行;“效”是目标,是检验,更是衡量执政为民成效的硬性标尺;“度”是智慧,是远见,更是确保民生福祉绵延流长的坚实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更实的政策、更效的举措、更适度的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必将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共同绘就“十五五”时期民生福祉更加绚烂多彩的壮丽画卷!(平遥县到村任职选调生 李汶烨)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